第553章 攻上去了!-《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1/3)頁
兩顆火球,一顆火球偏離了方向。
另一顆則徑直向劉中用不遠處的一輛戰車襲來。
戰車旁的民夫驚慌失措,試圖逃離這突如其來的危險。
他們扔下戰車,轉身欲逃。
但身后卻是火銃兵,沒地方可逃。
“轟!”
一顆燃燒著的火球猛然撞擊在明軍的戰車上,巨大的沖擊力使戰車傾斜。
雖然滾石撞到后并無動彈,但飛濺的火油卻如同惡魔之吻,迅速將戰車吞噬在一片熊熊烈焰中。
更不幸的是,一些火油濺落在一個民夫身上。
這種火油異常粘稠,一旦沾身,便如同附骨之蛆,瞬間點燃了民夫全身。
民夫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
他的同伴試圖救助,但徒勞無功。
只能眼睜睜看著他被無情的火焰吞噬,最終在痛苦中倒下,一動不動。
劉中用目睹這一幕,心中五味雜陳,既感到一陣惡心。
又暗自慶幸那顆火球并未瞄準自己的戰車。
寨墻后的清軍不時發射火球,它們或擊中戰車,或落在壕車與轒辒車上。
攻山器械被點燃,民夫與士兵們在火海中掙扎。
有的在地上打滾,有的四處奔跑,凄厲的叫聲與混亂交織在一起,引起不少慌亂。
好在這些火球的攻擊并不精準,數量也有限。
對于龐大的明軍而言,這些攻擊造成的傷害不過是滄海一粟。
在激昂的鼓點中,祖大壽麾下的新軍加快了行進的速度。
迅速接近到離寨墻僅六七十步之遙。
到達這一位置,戰車紛紛停下,準備展開掩護射擊,緩緩推進。
青牙軍的火銃,雖能在百步之外穿透重甲,但其準確度卻取決于各軍的精銳程度。
在這樣的距離上,能否精準命中目標,便成了關鍵。
盡管遠程彈丸即使精準度下降,其破壞力依然不容小覷。
誤傷敵人也能造成嚴重傷害。
與箭矢不同,箭矢在射程極限時因動能不足而威力大減。
故有“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之說。
然而,即便火銃的破壞力再強,若無法命中目標,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火銃的精度高于弓箭,但在百步之外射擊,對于祖大壽新軍的火銃手們來說,仍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即便偶爾命中,也純屬運氣使然,戰爭絕不能依賴這些低概率事件。
因此,祖大壽在援遼之前,便確立了在七十步內開火的原則。
當明軍準備開火時,寨墻后的清兵陷入了混亂。
在軍官們的怒吼聲中,他們搶先發起了攻擊。
如同爆豆般密集的火銃聲響徹。
寨墻后的漢軍火銃手,以及朝鮮軍銃手,紛紛向明軍開火。
“嘭嘭嘭嘭……”
寨墻各處接連升起濃厚的白煙,火銃發射的火光時隱時現。
在銃聲中,劉中用感覺到面前的戰車被彈丸擊中,發出嘩嘩啪啪的響聲。
一些彈丸打在車前的挨牌棉被上,激起一片棉絮。
幸運的是,清軍的火銃威力并不出眾。
在如此之遠的距離下,很難穿透戰車所配備的挨牌擋板。
更何況這些戰車前還額外覆蓋了厚重的棉被,以增強防御。
朝鮮軍的火銃,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相較于八旗漢軍的裝備,更是相形見絀。
不過,總有那么幾個清軍工匠技藝超群,他們制作的某些火銃威力驚人。
一發彈丸幾乎穿透了劉中用戰車上的棉被與挨牌,僅差毫厘。
在這一片混亂中,劉中用身旁的一名火銃手不幸中彈。
他翻滾在地,胸口右側鮮血如箭般噴涌而出。
另一輛戰車上的火銃手同樣遭遇不幸,一發彈丸雖未穿透他的棉甲。
但在這個距離上,彈丸的沖擊力猶如重錘猛擊。
令他痛楚難忍,只能發出痛苦的悶哼,顯然已受內傷。
清軍的火銃,盡管威力參差不齊,但在七十步之內,其威脅不可小覷。
“嘭嘭嘭嘭……”
寨墻前硝煙四起,清軍的火銃連綿不絕。
每一次射擊,墻頭便如白龍騰空,硝煙彌漫。
緊接著,是火箭發射的轟鳴聲。
大量的火箭在空中呼嘯亂飛。
這是清軍從寨墻后,使用不知從何而來的火箭,向明軍發起的攻擊。
“還擊!”
在銃聲與火箭的交織中,明軍的咆哮聲大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孝感市|
巴林右旗|
陈巴尔虎旗|
万载县|
峨山|
大连市|
安宁市|
青海省|
唐山市|
松潘县|
乌兰浩特市|
弥渡县|
工布江达县|
兴山县|
安顺市|
樟树市|
娄烦县|
盐城市|
苍溪县|
格尔木市|
南充市|
莱州市|
斗六市|
乐平市|
兰州市|
慈溪市|
郧西县|
松滋市|
墨玉县|
疏勒县|
昌图县|
扶余县|
昌图县|
朔州市|
宣城市|
双辽市|
香河县|
保山市|
辽中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