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章 岳陽樓雜談-《醉里挑燈看劍》


    第(2/3)頁

    樓下大廳巨幅的木刻中堂,刻的即是范仲淹那篇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儒家做人的品質(zhì)。范仲淹寫此文章正是出于他的儒家襟抱。有趣的是,范仲淹一生從未到過洞庭湖。竟然把洞庭湖寫得如此逼真。我經(jīng)常對朋友們說:自然即道,人為為偽。這與古人所說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同一個道理。范公的文章,雖然沒有脫“文以載道”的窠臼,但的確不是生硬的說教。在這篇文章中,他的情感官能、思維和意欲與蒼茫渾闊的洞庭湖融為了一體。正所謂丈夫氣魄、云水胸懷。

    接前面的話說,范公從未到過洞庭湖卻把它寫得活靈活現(xiàn)。這是一種奇特的美學(xué)現(xiàn)象。所謂“神游”是也。古人云: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這是博覽群書的結(jié)果。同樣,秀才不出屋,能游天下景。我就經(jīng)常獨坐書房,作這種免費的精神旅游。這樣的旅游,實際上是把他已獲得的各種相關(guān)的體驗作用于欣賞的對象。范公沒有游過洞庭湖,但他肯定游過其他一些大湖。他筆下的湖景是一種類推。當(dāng)然,這種類推的功夫,顯示出天才與庸才的差別。

    時代發(fā)展的潮流、速度、梯度,決定了每一個人在歷史給定時間的位置。歷史給矛范仲淹的位置,是一位悲劇意識頗濃的貶官。范仲淹是倡導(dǎo)改革的,在素有保守傳統(tǒng)的中國,改革者當(dāng)貶官也就理所當(dāng)然了。所以,當(dāng)同為貶官的滕子京請他寫一篇《岳陽樓記》時,他欣然應(yīng)命,留下一篇千古佳文。

    前面說到傳統(tǒng),中國知識分子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之一就是“憂患意識”。“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位卑未敢忘憂國”等等,這些隨手牽來的詞句,都說明了這一點。一個“憂”字,為國憂、為民憂,成為了一個高強度的引力中心,吸附著代代的中國知識份子。從這一點來說,與其說岳陽樓是一處自然景觀。它給予游人的不是輕松和繁華,而是凝重和質(zhì)樸。

    很長的時間里,我也一直擺脫不了“憂”字的困惑,直到現(xiàn)在,它仍是我一觸即痛的心理情結(jié)。雖然,我用了整整四年的工夫,把自己的儒家人格改變成釋家人格。每年擠出時間來進行佛教旅游,只要一有空就焚香誦經(jīng),把擱在心中的一個“憂”字換成一個“寂”字。但是,一來到岳陽樓這樣特定的地方,仍免不了當(dāng)一回憂國憂民的泫然之士。

    說來,這還是有一種對歷史的參與感。幸而我及時提醒自己,再不要充當(dāng)“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那一類的角色。剛露苗頭的憂憤情緒,也就很快地平息下來。

    三

    我原來以為,岳陽樓是為觀賞洞庭湖而建筑的。后來才知道,它的前身是東吳老將魯肅建的閱軍樓,后來又成了巴陵(岳陽古名)城樓。我的認為,當(dāng)以杜甫、孟浩然、黃庭堅等人的岳陽樓詩為證。“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兩句描述得最為直接。可是,我登上岳陽樓,從二樓和三樓,都看不到“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那般壯闊的景象。不是看不到湖水,而是看不到范仲淹筆下的那個氣勢恢宏的洞庭湖。湖中的君山,也居然有旱路可通。枯水季節(jié)可直接架車前往。我來到時正值旱季。因此也就不能從岳陽樓上看到“白銀盤里一青螺”的湖山勝景。

    置身樓頭,準備一飽眼福的我,多少有點遺憾。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米林县| 额尔古纳市| 北川| 桂东县| 昔阳县| 洪雅县| 克东县| 克东县| 吴桥县| 深泽县| 上犹县| 晋江市| 五峰| 宝坻区| 佛教| 锦屏县| 新竹市| 元阳县| 平潭县| 张北县| 古浪县| 彝良县| 和田市| 宜宾县| 建湖县| 江孜县| 茂名市| 吴桥县| 沂水县| 华阴市| 上林县| 武强县| 昭觉县| 云梦县| 石柱| 深州市| 故城县| 辽阳县| 公安县| 霍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