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風(fēng)雨大宋》
第(2/3)頁
收了狀詞,魏押司不敢怠慢,忙讓差役把杜循讓進了偏廳。
進了偏廳,吩咐上了茶,魏押司拱手:“秀才的狀詞我已經(jīng)看了,只是現(xiàn)在有些不好辦。”
杜循道:“一個節(jié)級,手中沒有傳票,沒有公文,便就抓了良民關(guān)了起來,不合法度。此事清楚明白,押司因何說不好辦?”
魏押司嘆了口氣:“不瞞秀才,陳節(jié)級是許縣尉所管。縣尉因事到鄉(xiāng)下去,尚需幾天才回來。”
杜循聽了不由笑了起來:“押司,縣尉不在,縣令在啊。一縣之事,還有縣令管不了的?”
魏押司苦笑:“正是如此。史縣令年紀(jì)已老,精力不濟,在縣里萬事不管。此事——”
杜循去年進京趕考,一去數(shù)月,卻不知縣里官員已經(jīng)換過了。新調(diào)來的史縣令是特奏名出身,出仕時年紀(jì)已老,苦挨多年終于升到縣令,一心只想著熬完任期,到時致仕養(yǎng)老。自到臨穎縣,史縣令便就什么事都不管,縣里的事全交給主簿和縣尉,自己安坐縣衙修身養(yǎng)性。縣衙里人人皆知,是以什么事都不去麻煩他,只去找主簿和縣尉。
特奏名是多次參加科舉,次次落第的人,到了一定年紀(jì),參加了多少屆省試殿試,最后朝廷給一個進士的名分。他們也會封官,不過官職低微,很難升遷。如史縣令這般,做到一縣之長,在特奏名中已經(jīng)是好的了。有宋一朝,京朝官做一縣之長,稱為知縣,低階選人則稱縣令。這是宋朝慣例,京朝官到地方為官,一般都稱知某事,不獨知縣、知州如此,州縣的僚佐官很多也是如此。知某事,知縣,比直接任正式職事,縣令之類,地位要高一些。
聽了魏押司的話,杜循不由皺起眉頭:“縣尉不在城里,縣令又不管,豈不是由著陳節(jié)級這些小吏公人為所欲為?這可如何處?若是他們起了歹心,動用私刑,我兒該怎么辦?”
魏押司只是搖頭,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捕盜查酒禁之類都是縣尉的職事,魏押司一個吏人,如何敢去管官們的事情?還是因為杜循到底是個鄉(xiāng)貢進士,魏押司才出來陪著說會話,若是普通人,早就把狀紙駁回去了。
杜循想了一會,猛地站起身來,對魏押司道:“不行,不能這樣等下去!我聽人說,陳節(jié)級并沒有把人押入縣衙,而是關(guān)在了外面一處小院里。誰知道他會不會用私刑?所謂屈打成招,到時一切就都說不清了。我知道許縣尉那個人,剛愎自用,根本聽不得人分辨,落到他手里還能有好?節(jié)級,不管縣令管是不管,還請幫我通稟,總要得一個確信才好。”
魏押司無奈,只好起身道:“如此,秀才稍坐,我進去知會縣令一聲。”
見魏押司起身向后衙走去,杜循只好耐心等待。
過不了多少時候,魏押司又走出來,手中持一字紙交予杜循,口中道:“縣令聽說是你是本縣的鄉(xiāng)貢進士,分外重視。強打起精神,把狀司看了,寫下這一份手令下來。秀才拿了,去交給陳節(jié)級就好。”
杜循接過字紙,看過了,見只是幾句套話。最后才是吩咐陳節(jié)級,杜家是舉人之家,不得隨便動用私刑。抓起來的杜中宵和韓練好好看押,一切等許縣尉回縣再說。
看過了史縣令的手令,杜循不由兩手發(fā)抖,對魏押司道:“押司,這手令有與沒有又有何區(qū)別?還是一切等許縣尉回來再說。陳節(jié)級那些人如狼虎,幾日時間,誰知道會做出什么事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鄢陵县|
巴楚县|
通海县|
昭平县|
温泉县|
青州市|
洱源县|
麻城市|
天水市|
克什克腾旗|
黑龙江省|
隆安县|
铜梁县|
荃湾区|
鸡泽县|
嘉黎县|
防城港市|
中江县|
潞西市|
垦利县|
中江县|
高尔夫|
西充县|
沂源县|
本溪|
彝良县|
麻江县|
梅州市|
新野县|
新竹市|
新兴县|
景德镇市|
东乌珠穆沁旗|
石楼县|
乐东|
阜新市|
乐昌市|
连南|
绥滨县|
油尖旺区|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