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4章 煉鋼-《風雨大宋》


    第(1/3)頁

    陶十七小心地把混合粘土的石墨坩堝打磨光滑,好奇地問一邊的杜中宵:“官人,制這個鍋子用來做什么?石墨本是制墨用,用來做筆倒是正途,如此難燒,用來做鍋子要來何用?”

    杜中宵道:“正是因為難燒,才用它來做鍋。以前難以煉出好鋼,大半是因為燒化不了。只有用這鍋子,把鍋燒成鐵水,攪得均勻,才出好鋼。”

    陶十七聽得云里霧里,搞不明白便干脆不問,只是安心打磨那個小鍋。

    那邊幾個匠人按著杜中宵的吩咐,就著斜坡壘了個灶,正好可以把這坩堝放在上面。灶在地下利于保溫,大半露出地面利于操作,也利于煉制過程中人從上面爐口觀察。

    看看天近傍晚,杜中宵道:“且先吃飯,一會挑燈夜戰。此事緊急,必須日夜不停,把所需的鋼煉出來。若是刀制得好,以后可用此法煉鋼,制些貴重鐵器。”

    董主簿和柴信以為這樣煉鋼打制出來的刀便宜,其實并不便宜。杜中宵可以這樣做,因為自己是知縣,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征調人力。如果真是完全商業化制作,成本又高,市場又缺,這樣煉出來的工具鋼價錢怎么可能低得了?只是現在急著用錢,只好先用這法子救急。

    吃過了飯,點起幾枝大火把,把工地周圍照得如同白晝。爐子已經搭好,陶十七把坩堝放上,帶著工匠在那里熱爐。因為沒有焦炭,杜中宵一直擔心熱值不夠,達不到需要的溫度,在爐子上多開了幾個通風口,合用了三架風箱,向里面送風。前世土法煉鋼,很多地方因為爐子達不到規定的溫度,最后煉出來一堆廢鐵。坩堝煉鋼關鍵要讓里面的鋼材融化成液體,才能充分攪拌,形成勻質鋼。

    柴信在一邊看著稀奇,對杜中宵道:“官人,小的活了幾十年,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煉鐵。以前聽說炒鋼,也是把鐵化在鍋里,進行炒制,便是此法嗎?”

    杜中宵想了一會,才道:“炒鋼終究是炒,便如炒菜一般,只是加些調料。現在這制法,與炒鋼比應該算是煲湯,火候足夠,出來的當然不是一樣東西。”

    炒鋼是利用生鐵中的高含碳量,提高炒制的鋼鐵的含碳量。由于同時伴隨著脫碳,出來的鋼的含碳量較低,還是要經過滲碳,才能淬火達到需要的硬度。這種復雜的變化,杜中宵也不能說得一清楚,又怎么給柴信解釋?碳含量在鐵中的變化,直接影響鋼鐵的性能,這個年代既缺乏檢測的手段,更缺乏控制的手段,怎么能夠說得清楚。只能夠做個大概,其他只能慢慢積累經驗,進行研究了。

    那邊陶十七熱得滿身大汗,實在忍不住過來對杜中宵道:“官人,這爐子要烤到什么時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洞口县| 崇仁县| 同心县| 禹城市| 陆河县| 郯城县| 彭泽县| 柯坪县| 普格县| 吉隆县| 田林县| 保康县| 凌海市| 顺义区| 茌平县| 景泰县| 蕲春县| 宁武县| 新宁县| 类乌齐县| 阿坝县| 淅川县| 厦门市| 玛纳斯县| 榆树市| 浪卡子县| 武乡县| 成武县| 邹平县| 华安县| 南昌市| 莱西市| 平昌县| 九寨沟县| 万荣县| 石景山区| 柘荣县| 台南县| 布尔津县|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