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培根固本-《風雨大宋》
第(3/3)頁
見夏竦靜靜地看著自己,杜中宵便把如何碰到馮原,如何從土鹽制芒硝,及熟制毛皮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最后道:“卑職看了那制過的皮毛,極是精良。我聽那幾個皮毛商人講,這樣熟好的毛皮,在北地可換生皮數張。若果真如此,便是個大意。北地多養牛羊,喜穿羊皮衣物,卻缺少熟制毛皮的手藝。若是能在并州做起這產業來,每年可收不少稅。而有了這生意,從土鹽制硝便就有利可圖,永利監積壓的幾十萬斤鹽就有了用處。制硝之后的精鹽,潔白如雪,沒有異味,也就好賣了?!?
夏竦沉默一會,消化了這消息,才道:“簽判,果然有這種好事?皮毛生意做得,我自明白,從土鹽里制硝,卻沒有聽說過。若不是你親自在那里看著,我如何肯信?”
杜中宵道:“相公有所不知,土鹽是刮淋鹽土而成。制鹽時除了泥沙,先出來的便是堿和硝。只是官府只從鹽戶手里收鹽,堿和硝都扔掉了,甚是可惜。堿可以跟永城那里一樣,加油制皂,此物極有利可圖。至于硝,火硝可制火藥,芒硝則可以硝制皮毛,這些卑職都已經試過。如果能把產業做成,鹽戶可以多賺錢,鹽價可以降下來,官民兩便,百姓得利,才是長久之道?!?
夏竦聽了,極是有興趣:“簽判,你要在并州這里再建處公社么?永城公社,雖然有不少官員說什么漏了朝廷財源,卻方便地方,極是有用?!?
杜中宵搖了搖頭:“公社都說官民不分,爭議不多,還是不建得好。但是那些鋪子,可以依靠官府的財力建起來。州比不得縣,收入可入軍資庫,也可入公使庫,便利得多了?!?
說到賺錢,夏竦來了興趣,讓杜中宵把想法說一說。
杜中宵拱手:“官人,若說經商賺錢,無非是進、存、銷三步。官府比民戶強得的是進和存,銷則無關緊要,自己銷也可,委托商戶銷也可。不管是鹽還是硝,還是毛皮等諸多土產,分散在百姓手里,以前是靠土產賦稅,或置場收買,效率不高。若是官府廣設鹽務,用錢收買,可不是商戶可比。進和存這兩步,最重要的就是貨物要多,這就更不是普通商戶可比得了。”
說到底,杜中宵的意思是在每縣設專門收購土產的鋪子,收購硝和皮毛之類的土產,有的可以如毛皮可以做成產業,有的則可以利用規模效應由官府批發。如此一來,官府得了利益,同時也刺激地方百姓形成產業,搞活經濟。通過直接獲得利潤和收稅,官府可以得到大筆收入。
夏竦聽得甚有興趣,問杜中宵:“如此做,聽著利處不少,不知可有弊端?”
“弊端自然是有的,凡事過猶不及。如此做,當著力于鼓勵百姓生產上,而不是以經商為主。換句話說,官府做的生意,必然要讓百姓得利,不然就不做。否則地話,官吏難免為圖浮利,從商人手中奪取利潤,飲鴆止渴,最終把產業做沒了。此間的度,最難把握?!?
杜中宵說的,其實就是這個時候已有苗頭,歷史上由王安石變法發揚光大的市易務。不過市易務把精力放在了商業上,從生產、流通諸環節瘋狂地攫取利潤,讓從業者都無利可圖,最終產業萎縮。杜中宵則主張把官府經商限制在基礎產業上,為地方培育產業的形成,而后靠收稅增加官府收入。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山县|
喀喇|
远安县|
青岛市|
南部县|
延庆县|
富顺县|
开远市|
葵青区|
洛川县|
宁河县|
石林|
延吉市|
武夷山市|
太白县|
阆中市|
分宜县|
兴和县|
黔西|
韩城市|
儋州市|
宜宾县|
厦门市|
泸西县|
洛浦县|
宁乡县|
舟山市|
奈曼旗|
泾川县|
沙洋县|
牙克石市|
时尚|
申扎县|
天津市|
房山区|
霞浦县|
永川市|
仪征市|
石门县|
莒南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