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4章 逃散之人-《風雨大宋》


    第(1/3)頁

    黃河從陰山下折向南流,穿過丘陵廣布的黃土高原,與其支流切出一道道深谷。進入火山軍,河水變得平緩,七折八繞,沖積出一大片河谷平地。大河從山谷之中奔流而出,由南流而折向西流的地方,就是董家寨。這里北扼河谷咽喉,向西河流變得平緩,則是黃河渡口。

    這里是火山軍控扼周圍近百里廣大地域的中心,比雄勇寨要大得多,寨外也有人戶居住。

    知寨梁勝得了稟報,早早迎出寨外,列隊迎接新任知軍的到來。

    到了寨廳,杜中宵居中坐了,梁勝帶著手下將領一一參見。

    禮畢,梁勝道:“天色不早,下官在寨外青山樓備了酒宴,為知軍接風。周邊恰好在寨里的蕃部首領,聽說新知軍到來,無不欣喜,都等在那里拜見。”

    杜中宵正要看看這一帶的情形,點頭同意。董家寨周圍就是大山,又有渡口過河,河對面的道路直通唐龍鎮,向北則有道路通契丹寧邊州,是要害之地。這一帶都是漢人居于平地,山中則是大小蕃部,以黨項人為主。黨項人分布極廣,都是熟蕃,大部分依托于契丹和大宋,元昊新政權對他們并沒有吸引力。

    大宋是漢人的國家,契丹是契丹人的國家,黨項則屬黨項人,但對于三國交界地區的百姓來說,就分得沒有這么清楚。他們大多根據歷史和現實利益,分屬三方。河東路這一帶,以黃河為界,黃河以西和以北,居民以黨項為主。如河西的麟豐府三州,從首領折家,到下面百姓,多是黨項人。但這些黨項人跟元昊新立的政權是死敵,抵抗堅決,對大宋的忠誠還要強似許多軍隊。

    董家寨是軍寨,寨內沒有平民,百姓都居于寨外。只有在外敵入侵的時候,他們才會入寨躲避。是以寨的外面,遠比寨內繁華。從榷場到渡口,有幾百戶人家。

    出了寨門,沿著黃河向西行不多遠,是一處圍起來的貿易之地,便是榷場。門口有兵士把守,閑雜人等不得入內。商人進入要辦理公據,寫明身份貨物,才可入內貿易。榷場依據貿易的貨物,十抽一收實物稅。榷場不是集市,不是尋常百姓可以隨便逛的地方,只進行大宗貿易。

    離開榷場,一直到西邊渡口,才是董家寨這一帶的商業街。路兩邊各種店鋪,從日用雜貨,到金銀玉器,應有盡有。青山樓便就建在這里,正俯瞰黃河。

    杜中宵到的時候,已有十幾個蕃部首領等在門口。見到杜中宵來,紛紛唱諾行禮。他們都是來董家寨這里辦事,恰好遇到知軍出巡,紛紛前來拜見。蕃部大小不一,窮富有別,這些小首領有的穿著綾羅綢緞,有的穿著粗布麻衣,什么樣子的都有。

    進了酒樓,因為人多小閣子擠不下,直到二樓大廳,臨著窗子擺下酒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辰溪县| 革吉县| 葫芦岛市| 宁陵县| 贺州市| 九龙县| 南投县| 五寨县| 肃宁县| 镇坪县| 温宿县| 米易县| 丰县| 磐石市| 榆中县| 五指山市| 武平县| 新沂市| 朝阳县| 中西区| 宜兰县| 通山县| 外汇| 浪卡子县| 长乐市| 育儿| 南昌市| 根河市| 龙门县| 方正县| 类乌齐县| 嫩江县| 普格县| 友谊县| 曲松县| 蛟河市| 吉林市| 南汇区| 凉山| 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