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琳瑯滿目-《風雨大宋》
第(2/3)頁
康員外點了點頭,對身邊的蔣員外道:“倒是不貴。市間買件綿袍,怎么也要三五貫錢,這件倒是便宜了一半多,而且極是厚重,穿著御寒不比裘皮差了。”
蔣員外笑道:“裘皮要幾十貫了,如何能夠比得?一兩貫錢,尋常百姓也能買得起了。”
康員外掏了錢,買了兩件棉袍,讓隨從拿了,一起向前繼續逛去。
現在唐州種出來的棉花質量著實有些差,用來紡紗織布,質量不高。杜中宵吩咐營田務,一邊繼續改良品種,另一邊制了這種棉袍出來,先賺些錢再說。這實際上就是后世的軍大衣,杜中宵小時候在農村最常見的冬天御寒衣物。裁剪簡單,不怎么挑身形,適于批量生產。一件售價大致是一貫錢,刨去各種成本,一畝棉花能夠賺一二十貫錢,比種糧食劃算多了。
走過了賣布匹衣服鞋襪的地方,到了一處路口,四處一看,都是賣各種日用品和糕點糧果的,康員外道:“這種東西,家里不知道有多少。這里既然是百貨齊匯,應該有些不是本地產的吃食。哪里有賣水果之類的,我們過去看看。日日吃桔子,家里的人著實有些膩了。”
蔣員外指著路邊的一塊牌子道:“那上面不是寫前,向前走不多遠就是賣水果的地方。”
依著路牌,幾人向前走了不多遠,就到了水果攤首。看路邊攤子上,各種水果琳瑯滿目,擺得滿滿當當,康員外喜道:“這才有些意思!如此多的水果,不是外面能比的。”
順著過去,看最多的還是本地產的柑桔之類,以及木瓜、甘蔗等等。此時地氣偏暖,很多后世產于嶺南的水果,荊湖江南一帶都產。便如木瓜,不但是襄州本地很多,就連洛陽都有名品。甚至荔枝也可種于襄州,只是品質不好,比不得川蜀地區和福建路。倒是此時廣東的荔枝品質最差,但產量最多。
后世關于荔枝最著名的幾首詩之一,蘇軾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常讓人誤會此時嶺南的荔枝好,其實是多且便宜。蘇軾被貶,收入不高,經常這樣窮樂呵。就像到黃州吃豬肉,最經常被拿出來證明宋朝的豬肉便宜。其實黃州那個地方,這個時代什么都便宜,魚之類的甚至不論斤,而是論堆賣。幾十文錢,能讓數口之家吃到撐。又是宋朝牛的主要產地,一頭牛一兩貫錢,真能夠宰殺牛放開了賣,牛肉會比豬肉更便宜。江湖沼澤遍布,不適合養羊,羊肉是貴的。
交通不發達,商業流通不便,此時地方價格差別很大。開封府無疑是什么都貴,所以常有官員求外任,有的人說的很直白,就是因為同樣的俸祿,到了其他地方生活水平能上升一大截。
幾位員外都是富貴人家,平常本地水果吃得多了,都想換換口味。向前走過幾個攤子,康員外的眼睛一亮:“是這里了!你看這一邊賣的是北方來的,那邊來的是南方來的,品種倒是齊全。”
走到北方水果的攤子前,看上面立著一個一個的小牌子,寫著水果名稱及產地。此時北方水果種植最發達的地方,一是河北路,一是京西路。通了火車,這里賣的以京西路來的為主,各種名品。
康員外指著一種大梨道:“鄭州語兒梨,向稱天下第一,大的可到一斤余。以前在開封府的時候偶然吃過,極是甜美。你這里的語兒梨,真是鄭州產的么?”
小廝滿臉堆笑,口中道:“員外,上面明白寫著產自鄭州,怎么會錯?這種大梨,其他地方也種不出來。若是喜歡吃梨,我們這里還有數種之多。你看,洛陽的雪梨、鳳棲梨,陳州的青沙爛,我們這里都有賣的。還有河北路大名府的鵝梨,極是香甜可口,都是貢品。”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涪陵区|
定陶县|
青田县|
永春县|
射阳县|
浦北县|
阳城县|
册亨县|
伽师县|
东城区|
聂荣县|
花莲县|
吴忠市|
施秉县|
阿克|
富裕县|
苏尼特左旗|
平果县|
福鼎市|
永吉县|
鹿泉市|
富顺县|
隆子县|
朝阳县|
鄂托克旗|
禄劝|
海口市|
甘洛县|
察隅县|
桃园县|
缙云县|
颍上县|
惠来县|
游戏|
蓝田县|
西充县|
宣城市|
元谋县|
泗水县|
房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