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大勢-《風雨大宋》
第(3/3)頁
聽了這話,眾人議論紛紛。因為要南下,儂智高那邊的戰事人人清楚。圍廣州不下,儂智高糾集部下,分掠周邊郡縣,開始沿郁江向廣南西路戰略撤退。看得出來,是想重回邕州,裂土分封。沒想到南邊戰火連天的同時,契丹和黨項也沒閑著,同樣拉開了架勢要大弄一場。今年還真是熱鬧。
見這個話題引起眾人興趣,石全彬接著道:“為何契丹要在今年乘本朝南下平亂的時候,大舉攻伐黨項?各位,自從數年前杜提舉在葉縣建鐵監的時候,修了鐵路,跑了火車,天下的情勢就不同了。鐵路可定天下格局,火車是運兵利器。這幾年來,朝廷傾注了心力,在北部延邊建鐵路。這種事情是不瞞不住契丹的,這幾年每有契丹使節來京城,必提鐵路的事情。甚至他們來提出來,想從本朝買火車,在境內修鐵路。如此國之利器,豈可與人?朝廷自然拒絕。不過為免契丹不滿,在邊境集結重兵,現在的鐵路主要還是圍著黨項修。西邊已互鳳翔府,北邊到了定州后,今年延伸到了與府州僅有一河之隔的保德軍。面對契丹的河北路,為了不刺激契丹,只修到磁州,而轉去了大名府。再加上向東到登州的路,經過齊州、青州,從齊州接大名府。如此鐵路就在北邊連成了一條線,縱然契丹大軍南下,過不了鐵路這條線。等到本朝滅了儂智高,西邊把鐵路修到鎮戎軍,一切就不同了。鐵路向北,西邊從磁州修到真定,東邊從齊州修到河間,中間再連起來,契丹大軍就沒有縱橫之地。”
見眾人都是一副吃驚的表情,石全彬笑道:“你們遠在隨州,又是在軍中,可能以前沒有聽過這些消息。其實不是什么機密,朝中人人皆知,此是兩府定下的方略,就連契丹人也明白。所以他們必須在這之前解決掉黨項,讓他們徹底稱臣,兩者聯起手來,才能應對本朝鐵路修起來后,改變的格局?!?
杜中宵一直在留意鐵路的布局,也曾經提過建議,卻從來不知道政事堂和樞密有這種規劃。在最初一兩年地方搶修鐵路的混亂后,修路權很快就被收到了政事堂和樞密院,此后的規劃,除非涉及到自己治理的地方,地方官員是不清楚的。發運司搶修襄州到江陵的鐵路是明智之舉,如果再晚一些,全部的修路能力都會集中到剛才石全彬講的這幾個地方。最難的是黃河以北的鐵路,兩條干線都是從白馬出發,一到并州,另一條到磁州,準備修到真定。白馬有浮橋,正在準備換成石橋和鐵橋,與開封府連結。
白馬是黃河最重要的渡口,有大量禁軍把守,還有大量廂軍,負責河務。狄南下的禁軍,很多就出自那里,還有很多是從那里過河。
用鐵路把黨項圍住,則修到河北路的鐵路就箭在弦上,必然會修。鐵路連結之后,契丹騎兵南下縱橫的威脅大大減小,就一切不同了。針對要點的攻防戰,契丹還沒有表現出強于宋軍的實力,更加不要說鐵路大大增加了沿路的運動能力。
這是兩府的大戰略,也是陽謀,沒有隱瞞,也不可能隱瞞。朝廷的官員清楚,契丹清楚,黨項同樣清楚。等到這張鐵路網形成,北邊的格局就會完全改變,宋朝取得內線機動優勢,實力對比由此改變。
好不容易等到宋朝儂智高內亂,契丹不會放過進攻黨項的機會,黨項也會傾力一戰。這一戰,將決定以后兩國聯手的形式。契丹要一個聽話的黨項,做自己的跟班,黨項要爭取盡可能平等的地位。這是他們的國運之戰,哪個打贏了,在未來就有了主動權。
宋朝則只需安靜地看著他們爭斗,慢慢擴大自己的優勢,改變兩線作戰的不利局勢。至于未來,誰知道呢?兩府大臣眼里,那該是后人考慮的事,他們只要把戰略格局建立起來,就了不起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平泉县|
界首市|
沿河|
北宁市|
安顺市|
大足县|
博客|
东光县|
台中县|
绵阳市|
南通市|
新巴尔虎右旗|
昌都县|
阿拉善左旗|
霍州市|
三原县|
彭水|
资阳市|
新郑市|
潞城市|
科尔|
江永县|
温泉县|
鄢陵县|
临汾市|
宜昌市|
永清县|
安西县|
龙里县|
通江县|
左贡县|
陇川县|
二连浩特市|
南华县|
海城市|
禹州市|
界首市|
昆明市|
建湖县|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