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章 朝爭-《風雨大宋》


    第(3/3)頁

    如果當年軍閥堅持到了二戰結束,中國是什么樣子?軍事實力能強到哪里去?

    宋朝建立,是太祖掌握后周軍事力量的前提下,篡周來的,軍隊是一切的基礎。有軍隊在,就有大宋的天下在,軍隊的軍閥色彩特別濃厚。而有五代教訓,為了防止軍隊擅自廢立,從太祖到太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勤從軍隊獨立出來,剝離了將領的人事權和監察權,又徹底廢掉高層指揮體系,以營為軍隊的基本單位。戰斗力要素中,至關重要的組織力被廢掉了,能打才怪。

    現在的禁軍,兵員素質不差,武器裝備不差,軍種比例不差,訓練水平也不差,還是職業化的正規軍,可就是戰爭規模一大就輸。有什么話說?武將管理、指揮軍隊的經驗,就是一營五百人,再往上就沒有本質的區別。帶的兵多打大仗,帶的兵少就打小仗,戰略指揮完全就是空白。

    但對于皇帝來說,最可倚靠的力量,恰恰是禁軍。這是禁臠,輕易不讓大臣插手。

    趙禎不是崇文抑武,恰恰相反,他有一種迷一樣的心思,想把軍權完全交回武將手里。西北用文臣為帥,一是延續真宗時的傳統,再一個是沒有辦法。武將不是沒用過,早期的指揮戰事的就是武將,敗得太過難看了,沒有辦法才啟用了韓琦和范仲淹。

    西北為什么敗?趙禎的想法跟朝中大臣是不一樣的。他認為戰斗力不行,是沒有良將,國家承平日久,沒有選拔出優秀的人才來。只要有優秀將領,戰爭結果不是那樣。

    猛將起于卒伍,這句話是韓非說的,與法家以吏為官一脈相承。可在韓非那個年代,凡為方面之帥的幾乎沒有符合的。不但是他那個年代,后來的年代也很少。猛將可以起于卒伍,主帥卻很難如此,除了一些特例,恰好撞上了,比如岳飛。

    趙禎卻是認為主帥與猛將沒有什么不同,猛將起于卒伍,主帥也該是如此。惟有如此,現在宋朝的軍政體制,才能是正確的。禁軍將領選拔,士卒是選汰出來的,勇猛者入諸班直或上四軍,外放則為各級軍官。而后循資,如果有戰事,則依軍功升遷,正是起于卒伍的標準程序。

    狄青符合這些條件,在趙禎眼里是最理想的將帥。狄青能行,以后別人也能行,禁軍肯定行。趙禎看重狄青,不是因為個人感情,兩人其實沒多少交集,重要的是狄青符合趙禎的政治正確。

    不管是龐籍還是高若訥,包括韓琦,對此并沒有清醒的認識。只是從他們的立場出,不希望狄青任樞密使,此時需要杜中宵的軍功,恰巧支持了他而已。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沽源县| 乳源| 芒康县| 乌什县| 西平县| 华安县| 长顺县| 哈尔滨市| 西城区| 长春市| 河北区| 阿荣旗| 盐津县| 温宿县| 吕梁市| 白水县| 泸西县| 桑日县| 石阡县| 赤壁市| 驻马店市| 福州市| 宽城| 榆中县| 鄄城县| 东台市| 甘泉县| 福鼎市| 新源县| 襄樊市| 旬邑县| 长宁区| 固安县| 临猗县| 淮阳县| 竹山县| 赤水市| 荣昌县| 广安市| 苍梧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