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章 官制-《風雨大宋》


    第(3/3)頁

    王珪笑道:“世間事哪里那么容易?賺錢的人,不一定是要花錢的人。”

    一邊的韓宗彥連連搖頭:“這便是朝廷不對的地方,賺錢多的人,應該多發錢才是。不能勸,別人怎肯盡力?這幾年朝廷增收的錢,多是從工商業上來,應該在這上面多設官員。”

    韓宗彥是韓張的侄子,同樣是慶歷二年進士,現在判鹽鐵勾院。天下的工廠,凡是大的,名義上隸鹽鐵司,不過多是由地方官掌管。從鹽鐵司的立場,韓宗彥希望增加工廠管理。

    杜中宵道:“這是大事,應該由宰執統一擬個方略出來。改革官制,到底要改哪些,達到什么樣的目的。然后再由百官議論,形成統一制度。沒有方略,不知方向為何,官制怎么改?”

    王珪道:“待曉說的有道理。不過,官制無非是歷代所傳,各有利弊,也難定下來。”

    王安石道:“此話不對。現在要改官制,是因為此時與古時不同。朝廷手中的錢,不是從百姓收的稅賦多了,而是朝廷所辦的場務賺錢。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怎么能夠參照古制?”

    杜中宵道:“介甫說的有道理。現在朝廷寬裕,錢是來自場務,而不是來自稅賦。改制的關鍵,是怎么把場務辦得更好,朝廷賺更多的錢,百姓得到方便。這些都是古時沒有的,歷朝古制用處不大。”

    王安石在舒州任通判時,依靠杜中宵在京西路的所為,建了商場和營田務,對此知之甚深。這些官辦的場務,辦得好了,是很賺錢的。朝廷改革,應該是以這些為核心,而不是隨便亂改。

    對于這個時代的官員來說,改革當然要有所本,最好還要有參照。其藍本,當然是古制,再加上自己的發揮。完全按照新生事務整理一套制度出來,那是杜中宵做的事,現在的官員不行。

    王珪是翰林學士,對朝廷的這些爭論很清楚。不過他是清貴詞臣出身,對具體政務不熟,只能別人說什么復述什么。到底怎么改,沒有自己主意。

    蘇頌道:“依我在柏亭監和相州任職的經歷來看,現在確實如此。一個鐵監,現在的規模已經大得非常。便如柏亭監,現在有近十萬戶,人口稠密,早已不是原來的衙門能管的。現在的辦法,是在工廠里大量使用吏人,官員很少。這樣只是權宜之計,不是長久辦法,不然朝廷無法掌控。”

    柏亭監是最早建鐵監的地方,現在已經成了宋朝的工業中心,大小工廠集中在鐵路兩旁。不過現在的朝廷,對工廠認識不深,對那里的管理很粗疏。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贞丰县| 南雄市| 阿坝县| 玉龙| 登封市| 武穴市| 宁都县| 苗栗市| 平塘县| 朔州市| 涟源市| 黑河市| 浑源县| 同仁县| 建阳市| 亳州市| 紫阳县| 阜康市| 遂宁市| 朔州市| 武隆县| 黔西| 延边| 玛曲县| 青州市| 乌拉特中旗| 都匀市| 英吉沙县| 西林县| 泾阳县| 湘西| 涿鹿县| 和顺县| 湛江市| 卓尼县| 平谷区| 本溪市| 玉溪市| 浮梁县|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