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官、吏、差-《風雨大宋》
第(2/3)頁
韓絳道:“縱然如此,也不過是比以前大了,縣升為州,增加官員就好?!?
杜中宵搖了搖頭:“子華啊,事情哪里那么簡單!葉縣和柏亭監是聯在一起的,兩地相加,合計約十萬人戶。這十萬人戶可不是分散居住,而是沿澧河兩岸聚在一起。本朝除了開封府外,哪里還有這么大的地方?開封府多少官吏?多少軍兵?葉縣呢?還不只是人多,他們那里工廠也多??鋸堃稽c,現在天下的工廠,一大半都在葉縣周圍。工廠與農戶和店鋪都不同,對他們怎么管理?怎么收稅?這一切都是從前沒有遇到的事情。現在不改,不試出可靠辦法來,將來一定要吃大苦頭的!”
其余幾人一起點頭,沒有說話。十萬人戶聚在一起,是什么樣子?他們一時之間想不出來。這樣多的人戶,在京城這樣全國首善之地,跟在地方可是不一樣的。地方沒有開封府的政治資源,沒有這么多人力去管轄,也沒有全國供養的優越條件,想妥善治理還真是不容易。
飲了幾杯酒,王安石道:“依待曉奏章,葉縣那里現在錢糧廣有,似不難治理。”
杜中宵道:“話可以這么說,但現在的官制,卻很難辦到??h里嚴格來說收上來的錢糧,都應該解送州里,本身沒有余錢。沒有錢就難做事啊。幾戶人戶聚在一起,就靠知縣、縣尉、主簿幾個官員,怎么管得過來呢?如果增加官員,總要名目,有辦法啊?!?
眾人一起點頭。現在的政治制度是立國時,太祖和太宗為了防止地方割據而制定的,總的原則是虛地方、實中央。地方沒有權力,沒有實力,怎么能治理好地方呢?而向地方放權,怎么防止割據,又成了另一個問題。眾人都為官十幾年了,除了王外,都是在基層歷練過的,自然知道不易。
王道:“待曉的奏章,我們學士院的人看了,也討論過。鐵監葉縣實際是連在一起的,不如就甘脆兩者合一,成為一大州。下面依開封府的辦法,各自設廂,派官員管理?!?
杜中宵道:“這也是個辦法。只是設廂之后,官員如何設置,還是個大問題。便如開封府,下面的廂,管理民政可以,刑獄可就爭論不已。”
開封府分為兩縣,即開封和祥符兩縣,縣衙都在開封城中,以御街為界。不過,開封城中的事情不歸兩縣管,城中分設為數廂,兩縣管的是廂外的事情。廂的建置變來變去,曾經設過知廂官,因為管理刑獄衍生了許多問題,刑獄還是收到了府里。
開封城中的廂,有些類似于后世城里的區,是一級特殊的建置。凡是設廂的地方,認為是城里,包括城外幾廂。外面才是各縣所管,又有一個提點諸縣鎮公事,統管諸郊縣,地位遠低于開封知府。
能夠跟葉縣相比的,只有開封府,現在天下的其余大城,遠沒有那里的規模。只是開封府的地位過于特殊,下面的廂一級職能不斷在變,很能被葉縣借鑒。
幾個人一邊飲酒,一邊議論著此事。開封府的情況大家都知道,討論一會,都覺得不適合葉縣。
蘇頌道:“當時建鐵監的時候,因為是官營,去的人又是營田廂軍,管起來不難。卻不想現在民間開了工廠,反倒出了無窮事端。若是沒有辦法,甘脆全部變成官營如何?”
杜中宵道:“子容,全部官辦是不可能的。正是因為官辦的管起來簡單,其生產的東西,必然是有規可循。而工廠生產的東西,許多初出來時,不可以常理度之,必須民營。如果官辦,很多東西就不會出來,百姓也不會去買。官辦民營相兼,才能滿足百姓想要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野县|
勃利县|
蕉岭县|
德格县|
进贤县|
扬中市|
永清县|
青铜峡市|
灵台县|
昌江|
巨野县|
沿河|
海宁市|
左贡县|
调兵山市|
泸定县|
五台县|
洛隆县|
茶陵县|
榆中县|
闻喜县|
崇左市|
承德市|
许昌县|
平舆县|
陇川县|
宣汉县|
肃南|
溧水县|
白城市|
乌兰察布市|
进贤县|
双鸭山市|
渝北区|
夏邑县|
九江市|
东宁县|
葵青区|
乌鲁木齐市|
承德县|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