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勢-《風雨大宋》
第(2/3)頁
說到這里,杜中宵看著十三郎道:“契丹分裂,是朝廷的一個機會。所以現在要拼盡全力地進攻黨項,滅此大患。等到契丹國內分出勝負的時候,朝廷可以集結重兵,以圖有所的。那個時候,如果黨項戰事不力,你們的機會也該到了。”
十三郎聽了,不由吃了一驚:“原來如此嗎?契丹內亂多年,朝廷一直謹守禮儀,從來不插手其國事,還以為朝廷無意于契丹呢。”
杜中宵道:“自立國時起,太祖太宗兩朝便有意燕云,認為得了燕云才算天下一統,朝廷豈會坐視不管?只因為契丹兩帝爭立是內亂,如果朝廷大兵壓境,必然很快妥協。他們打本朝自然不管,如果一旦很快分出勝負,就要積極介入,以獲最大收益。”
十三郎和陳勤一起點頭,沒想到還有這一回事。這些年來,契丹打個不休,宋朝整訓禁軍,反而減少了契丹前線的駐軍。都以為宋朝是對契丹沒想法,沒想到根本不是。
契丹的情況,宋朝怎么會沒有想法。不過是杜中宵在河曲路剛勝的時候,兵力不多,而且全國的禁軍都要整訓,挪不出手來。經過三四年的時間,禁軍大部整訓完成,先拿黨項練手,解決背后隱患,才能真正與契丹撕破臉。由于幽云兩地地形崎嶇,契丹兩方依托于堅城和火炮,一時之間分不出勝負,宋軍才集中兵力,力爭搶先一步解決黨項。
宋朝的北方,某種程度上是三國演義,三國既互相敵對,又各種結盟。黨項最弱,不過正處于宋朝繁華的關中北方,解決了它,才可以全力對付契丹。
說起這些事情,杜中宵不由想了急待改革的內政,不由有些心累。在邊疆的時候不覺得,一進入了朝堂,便就發現事情無數,再不像那樣清閑了。
飲了一會酒,十三郎道:“官人,契丹兩帝相爭,你覺得哪方獲勝的可能大些?”
杜中宵道:“說起來,應該是耶律洪基更有可能獲勝。雖然契丹還沒有明確父子相繼,名義上還保持著柴冊之禮,不過經過上一任國主這么多年,大多契丹貴族還是傾向于洪基。只是由于重元得到了契丹國母支持,才鬧了這么長時間。只要前線一分勝負,契丹內亂很快就結束了。”
十三郎點了點頭:“我們平時議論起來,也是這樣認為。雖然重元的西京道和中京道連在一起,洪基的地盤分散,但兵力卻更強。而且洪基依托遼東,鐵不缺,可以鑄更多的炮。”
“是啊,可以鑄更多的炮。”杜中宵無奈地點頭,火炮實在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洪基依托遼州之鐵,這幾年鑄了很多炮。只是他們制作火藥的能力不行,威力遠不如本朝所產。”
杜中宵改革后的宋軍,實際是以炮兵為核心的。特別是大戰,往往是依托于炮兵陣地,進行反復爭奪。契丹和黨項雖然費了許多心力,還是無法生產火槍,火炮的技術卻學了去。黨項國內技術太差,只能產依托堅城的火炮,沒有野戰能力。契丹不同,雖然比不上宋軍,火炮卻能越野機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南丰县|
雅江县|
连江县|
永年县|
梅州市|
渭源县|
泉州市|
周至县|
安平县|
鄂伦春自治旗|
房产|
依兰县|
上饶县|
牙克石市|
垦利县|
铜鼓县|
深泽县|
台北市|
湾仔区|
石景山区|
资中县|
清徐县|
理塘县|
新沂市|
鄯善县|
沐川县|
游戏|
饶平县|
汤原县|
拜城县|
东莞市|
那坡县|
天峻县|
博乐市|
抚远县|
天长市|
定结县|
彰武县|
西充县|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