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勢-《風雨大宋》
第(3/3)頁
耶律重元攻儒州不下,最后被耶律洪基反推,現在雙方僵持于奉圣州。一旦丟了奉圣州,被洪基大軍越過雞鳴山,進入了歸化州,打開去大同府的大門,戰事就大局已定。
說起了契丹戰事,十三郎來了興趣,與杜中宵交換意見。河曲路到京城的將領,大部分到了軍校做教官,平時沒事,就喜歡議論這些。他們的意見,也是認為耶律洪基可能獲勝。
杜中宵道:“如果前線重元落敗,本朝應該從雁門和沙州兩地,夾擊大同府。立爭把洪基大軍阻于山外,先奪山后。以山后為根基,與河北配合,后邊可取幽州。”
十三郎連連點頭:“官人說的是,我們平時議論,也是覺得該如此。奪了云州,從山后威脅山前幽州,配合河北路大軍,容易成功。奪不下云州,從河攻幽州,易被契丹人威脅后路。”
杜中宵道:“這本就是本朝恢復幽云十六州的正途。先取山后,山前的幽州就成為了孤城,無論如何不好防守了。不取山后,直攻山前,易被抄后路。”
契丹奪取的幽云十六州,一般把云州周圍稱山后,幽州周圍稱山前,分成兩個大區域。兩地互為表里,幽州富庶,云州則地形險要。失了一地,另一地就被孤立了。
占領河曲路后,宋朝形成了對云州兩面進攻的態勢,占據了戰略優勢。不過直到現在,朝廷也沒有正經討論過對契丹的戰略,只是以其內亂,不適合動名的理由,一直按兵不動。
如果不是顧忌杜中宵,朝廷不想讓他領軍對黨項,去年就應該對黨項動兵了。拖到今年,時間晚了些,契丹那邊的形勢已變。從戰略上,要求幾個月內對黨項戰事結束,可以調集大軍,以應對契丹。這些顯而易見的大戰略,現在朝中沒有人提出來,也沒有討論。杜中宵有時候覺得,十幾年前不得不與黨項言和,對朝廷中的官員影響很大,包括皇帝,沒有人再提長久戰略。
昨天崇政殿議論的時候,杜中宵略提了一下契丹,立即被止住了。沒有人想討論這個問題,讓他感覺有些郁悶。今天跟十三郎坐在一起,聽他講述軍校里教官的意見,許多與自己想的暗合,不由欣喜。
不知道前線的狄青,對現在的總體局勢有沒有認識,知不知道,形勢要求他速戰速決。只有迅速滅亡了黨項,宋軍才能抓住契丹內亂的時機,以最小的代價戰領云州。如果耶律重元認敗,宋軍不能迅速拉出大的機動兵團,只能坐看契丹統一,失去最好的時機。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潜山县|
蛟河市|
闽侯县|
南康市|
滨海县|
泗阳县|
彰化县|
丘北县|
黄山市|
青神县|
清涧县|
呼图壁县|
平凉市|
津市市|
石狮市|
井陉县|
菏泽市|
英吉沙县|
博兴县|
玉门市|
塘沽区|
云和县|
苍溪县|
嘉峪关市|
巴里|
潜山县|
宜章县|
长顺县|
阿勒泰市|
拉孜县|
日喀则市|
汉中市|
石林|
桦甸市|
浑源县|
阿拉善盟|
松溪县|
东明县|
光山县|
宁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