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軍令軍政-《風雨大宋》
第(2/3)頁
說過了契丹事務,趙禎看著眾人道:“自五年前杜太尉北上救唐龍鎮,拓地數千里而有河曲路,又恢復西域,實在是前所未有之事。去年興兵三十余萬,滅黨項,西與西域聯成一體,再現漢唐之勢。這幾次戰事,河曲路兵馬所向無敵,甚合朝廷心意。這些年,朝廷一直想按照河曲路兵馬兵制,重訓禁軍,奈何結果有些不如人意。今杜中宵為樞密使,朕有意重整禁軍,眾卿以為如何?”
大家不說話,一起看著杜中宵。
杜中宵捧笏道:“陛下責臣以此事,臣必肝腦涂地!此是國家大事,必須眾大臣配合,內外都沒有阻隔之論,才可以寄望功成。期以三年,當有所成。”
杜中宵說完,趙禎轉頭,看著文彥博。
文彥博道:“此是國家大事,中書自該支持。但有事務,樞密院行文中書即可。”
趙禎點了點頭:“自立國以來,平定北漢,本朝與北虜作戰,多無勝績。直至河曲路兵馬先敗契丹再敗黨項,才別開局面。自今日起,樞密院擬定方略,改革軍制,期以三年,望到時得以功成。”
說到這里,趙禎對杜中宵道:“今日大臣都在崇政殿,怎么改軍制,太尉可以約略說上一說,眾臣心中有數。后面改時,才會少些阻礙。”
杜中宵略想了想,道:“天下軍兵,分為兩種,一是禁軍,二是廂軍。其余鄉兵、弓箭手之類,以后只做差役,歸于地方主官管轄,不再入三衙和樞密院。廂兵用于維持地方治安,除非常時期,不再用于對外作戰。廂兵該如何,當樞密院與中書商議,以后再詳議。今日說的,全是關于禁軍。”
說到這里,杜中宵悄悄看了看面前的笏板。笏板用來記事,雖不常用,面君時的重要事項,還是會在上面提綱挈領寫幾句。兵制改革的關鍵,杜中宵也把關鍵點記在了笏板上,生怕遺忘。
“暫不管以前的軍制,此次要改,當要大改。軍中事務,竊以為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軍令、軍政、動員、后勤、情報、軍法、賞功,軍中事務,大約不出此七項。禁軍事務,分在樞密院和三衙,便依此七項,各司其職。互有職守,不得逾越。”
這是第一次杜中宵真正闡述自己對軍事的理解,幾位大臣仔細思索,都沒有說話。
趙禎道:“既然分為七項,分屬樞密和三衙,不知怎么劃分?”
杜中宵道:“軍令歸于樞密院和在外帥臣,軍政歸于三衙。與此相對應,與軍令相關的事務,比如后勤、情報、賞功,歸于樞密院。與軍政相當的事務,如動員、軍法,屬于三衙。”
樞密院下面分房分案,雖然不像杜中宵這樣明確的事務分幾個系統,大的方向都是有的。只是各房各案用的是吏人,而不是官員。三衙則不同,除了版籍和發俸祿,其余事情全廢。按照這個方向改革,樞密顧然大變,三衙則變化更加大。
歐陽修道:“我等不知軍旅情事。太尉所言軍令、軍政,甚至后勤、情報、軍法,大約能想象。只是不知道動員和賞功兩項,到底是指什么事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安县|
甘孜县|
历史|
烟台市|
松滋市|
沾化县|
襄城县|
周口市|
汝州市|
宁德市|
乌兰浩特市|
樟树市|
正定县|
酒泉市|
连城县|
克拉玛依市|
太谷县|
福泉市|
钟祥市|
乌拉特中旗|
西乌|
松潘县|
九台市|
都兰县|
铜山县|
囊谦县|
阿拉善左旗|
石家庄市|
璧山县|
永宁县|
宜兰县|
广灵县|
辽阳市|
贵港市|
轮台县|
通山县|
浪卡子县|
武清区|
和林格尔县|
万源市|
石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