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5章 規劃-《風雨大宋》


    第(1/3)頁

    樞密院官廳,杜中宵和田況以及副使張昇、曾公亮和富弼坐在一起,商議軍制改革的事情。

    杜中宵道:“要改軍制,首先第一條,就是要有錢,其次有人。有了錢有了人,才能談后邊的怎么改的問題。這幾年朝廷錢糧多收許多,去年王安石到了葉州后,改了許多東西,估計這兩年,中書推廣到其他地方后,還會多收一些。也就是說,現在改軍制,錢是不缺的。”

    田況道:“滅了黨項之后,圣上決意恢復燕云之地,擊敗契丹大軍。此次軍改,是權衡再三,決意要做的事情。錢糧不是問題,朝廷收上來的錢,本來就是要用的。但適才杜太尉所說的人,我們還是要考慮清楚。不要定了章程,結果卻沒有足夠的人手來做,徒惹別人笑話。”

    杜中宵點頭:“不錯,一時之間,難有合適的人手。所以我們規劃軍改,一定要想到做每件事的人手。此次軍改,依我看分成三個部分。一是樞密院,主管軍令、后勤、情報和賞功,如何設置衙門,衙門的人需要什么要求。二是樞密院,主管軍政、軍法和動員,應該設置哪些衙門,怎么選人。第三個是各地駐軍,怎么編制,怎么要求,如何保障,戰時什么樣子,平時什么樣子。”

    曾公亮道:“太尉,所謂軍令、軍政,到底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可否明言?后勤、情報、賞功,軍法和動員,都能想象是做什么的,惟有軍令軍政,實在有些說不清。”

    杜中宵道:“軍令和軍政說得簡單一點,就是養兵和用兵。所謂軍政,就是招人和除役、日常的管理、發糧發餉、日常訓練、將士升遷。所謂軍令,指的是作戰。日常軍隊如何布防,遇到了戰事,用多少軍隊,用哪些軍隊,怎么指揮,誰來指揮,具體軍略,都在其之內。所以軍政管的是全國禁軍,軍令則是樞密院和帥司,以及隸屬的衙門。兩者分開,圣上總兵柄,同時照顧戰時和日常。”

    曾公亮點了點頭:“原來是這個意思,倒與現在三衙和樞密院差不多。”

    杜中宵道:“這本來就是樞密院和三衙分立的用意,只是其下衙門不齊,官吏不足,許多事情便就廢棄了。現在朝廷錢糧不缺,自然該補起來。”

    宋朝延襲五代,分設樞密院和三衙,本是歷史慣性。這兩個衙門,其實不是為了軍令和軍政分離設立的,不過五代特殊的環境,加上歷史的演變,有了這樣的作用。

    三衙本就是歷代的軍隊管理機構演變而來,入宋以后逐漸分權,成了三個衙門。為了互相牽制,上面不再設總的軍隊管理官職,如殿前都檢點。樞密院本是內府,是皇帝親信,演變到現在,實際成了指揮戰事的機構。由于兩者職責不明確,隨著官員不同,職權也有變化。

    新的軍制改革,如果不考慮晚唐五代藩鎮的教訓,把軍權重新集中起來,是不可能的。必須在其中加入制衡,讓皇帝絕對掌握軍隊,才能被認可。杜中宵所做的,其實是后世通行的做法,就是把軍令和軍政分開。一個衙門管軍,一個衙門用兵,軍權總于皇帝。

    杜中宵道:“現在樞密院所管甚多甚雜,軍令自不必說,其余軍隊布防,將領千遷,幾乎是無事不與。改制之后,管的事情實際少了,但要求細了。要按照情報和后勤,設立專門衙門,選訓人才。至于賞功,倒不太難,依法令而行即可。”

    田況道:“真正難的,一是三衙,二是帥司。三衙現在只管版籍及諸般雜事,真正軍政實際管得不多。要么歸于樞密院,要么歸于統兵官,而不歸于三衙。要讓三衙管軍政,必須要大改,增加大量將領官吏才可以。下在的帥司也是同樣,雖有判官、參議官和機宜文字,依新的軍制,官員還是太少。”

    杜中宵道:“我們先定出個大致的樣子,供圣上和大臣參詳。具體要如何做,總要有了合適人選一起商量才好。帥司其實仿樞密院,簡略一些,倒沒有那么復雜。真正要議的,是各軍編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新宾| 迁西县| 鄂温| 女性| 农安县| 云南省| 元江| 宝鸡市| 滨海县| 东乌| 金堂县| 都江堰市| 巴中市| 微山县| 临洮县| 苍南县| 皋兰县| 新沂市| 哈巴河县| 会理县| 健康| 安远县| 鹤山市| 东平县| 洛宁县| 兴国县| 饶平县| 华宁县| 礼泉县| 正宁县| 达尔| 阿巴嘎旗| 九台市| 达孜县| 建水县| 桂阳县| 老河口市| 长顺县| 集安市| 基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