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風雨大宋》
第(1/3)頁
四月初,以李參提舉荊湖南北路營田務兼常平倉,以向綜知澧州,以馮文顯知鼎州,以王罕知潭州兼荊湖南路安撫使,正式開發兩湖。第一批裁汰禁軍,營田三州。一時之間,京城變得沸沸揚揚。
謝能與幾個將領聚在一處小酒館里,議論著此事。他們所部的十幾個將領,因為不愿再入軍校,朝廷已經決定派到荊湖營田。
陳超道:“聽說荊湖那里,遍地沼澤,到處都是毒蟲,哪里似京城這般繁華!更不要說,此次去的地方,就離著蠻山不遠,時常有蠻人作亂。依我說,這不是發配邊疆么?”
謝能道:“有什么辦法?小的時候阿爹沒有逼著多認幾個字,現在沒心情學了,只好去營田。”
楚南峰放下酒杯,對謝能道:“指使,你在黨項時是立了軍功的,現在官階上去,當然不怕到荊湖去。到了那里,手下千百人,也不會干活,沒人管著更加逍遙自在。”
謝能連連搖頭:“你胡說什么!聽說此次營田,可跟平時不一樣。哪些人分到什么地方,一年要開多少田,要交多少糧食,都是有數目的。做的好的,自然有賞賜。如果做得不好,懲罰也輕不了。除非官職高到朝廷養起來,不然怎么好過?我們這些低級將領,正是要做事的人。”
陳超嘆了口氣:“說來說去,就是我們官階太低,不管是在京城還是到荊湖,終究要做事。真是上世命苦,就沒有個舒舒服服的職位給我們做。”
幾個人一起搖頭,舉杯飲酒。
此次營田,雖然朝廷說了許多好處,俸祿不變,錢糧照領,大部分人還是不愿去。只有一些在軍中生活艱難的底層士卒,歡天喜地。甚至有的人呼朋引伴,相約一起去荊湖。特別是四五十歲的老卒,對此事最為熱心。他們年齡到了,在軍中沒有一官半職,便就要受人排擠。去營田,靠著自己雙手掙飯吃,就連子孫生計也有了著落,當然歡喜。
謝能隨著崔宣征討昌移元智,雖然讓昌移元智逃脫,終究平息了叛亂,立了軍功,升了官職。不過他自小大字不識,對于讀書也沒有興趣,進軍校便就如坐監一樣。此次全軍整訓,不像上前,能夠蒙混過去。沒有辦法,只能荊湖營田。
京城萬般繁華,更不要說許多禁軍的家就在這里,哪個愿意去荊湖?只是沒有辦法,此次營田是軍在京城重新編制,成建制地前去。甚至除役都不可以,不能進軍校學成了出來,就必須到荊湖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万山特区|
鹤庆县|
昆山市|
衡东县|
乐亭县|
宁波市|
宝丰县|
甘肃省|
怀来县|
体育|
新河县|
辽源市|
本溪市|
玛纳斯县|
嘉黎县|
黎平县|
县级市|
上思县|
内乡县|
沈丘县|
旌德县|
金川县|
闽清县|
南郑县|
青田县|
民丰县|
博湖县|
新津县|
吴桥县|
文昌市|
丰台区|
蕉岭县|
焦作市|
伽师县|
长春市|
天水市|
南岸区|
敦煌市|
新宾|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