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諸事皆難-《風雨大宋》
第(3/3)頁
潭州長沙郡,就是后世的長沙,杜中宵前世這里是漢族的核心地區。這個年代可不是,周邊的蠻族很多,潭州形同邊郡。洞庭湖周邊可開發的土地很多,但不太平,營田并不容易。
此次營田之所以從這幾州下手,與幾個人估計的差不多,著眼還是在先平蠻亂。沒有大軍進駐,蠻人的騷擾就不會減少。他們本身不服王化,分布在群山之中,不稅不賦。而且本身有土王,一旦有機會就作亂,搶掠州縣。軍隊進剿,蠻人便就躲到山林里,等到軍隊撤走又出來,過幾年還是老樣子。
沒有周邊地區的開發,那些地方不支持軍隊久駐,最后只能妥協。而因為蠻亂,澧、鼎、潭三州也少移民,許多土地沒有開發,形成惡性循環。此次三州營田,就是為了形成外圍開發據點,而后軍隊逐漸進入山中,把山中的蠻民變成編戶,徹底開發出來。
山中蠻民,大多都還處于刀耕火種的時代,生活相當困苦。世上的事就是這樣,不是山外的人過得好了,山中的蠻民就會主動歸化。實際上他們大多都是歸屬于一些土王大戶,類似于奴隸,對于山外的世界也不熟悉。朝廷不主動進攻,那些地方就很難改變,大山限制了山外人的腳步,也限制了山里的人的眼界。他們處于另一個世界,大軍不進去,雙方的溝通就很少。
杜中宵規劃的兩湖營田,主要是圍繞洞庭湖,分為湖東湖西。權衡過后,首先開發湖西,本就是乘著軍隊新被裁汰,還有戰力,平字蠻亂為主。
李參飲了酒,道:“想平蠻亂,要緊的還是要營田。只要營田務在那里扎下根來,周邊能夠足兵足糧,蠻亂也就起不來了。只是禁軍的士卒,許多數代都不知稼穡,并不容易。”
王罕輕撫須髯,道:“提舉此話說的是。禁軍士卒許多是世代為兵,一兩百年活在開封城里,哪里還知道種田的事情。耕牛、農具、種子,朝廷都可以供給,可種田的手藝沒有辦法。杜太尉在京西路營田的時候,編的有種田的冊子,提舉最好帶一些。”
李參苦笑搖頭:“知州,這些裁汰下來的士卒,本就是不愿進軍校學習的,他們哪里看得進書?此事只能心中有數,找些人去教了。”
聽了這話,其他幾個人一起苦笑。禁軍雖然也有老弱,但與百姓比起來,身體并不差。百姓能做的農活,營田的軍隊當然可以。但是,他們有力氣,卻不知道怎么做。插秧耘田,這些禁軍能行嗎?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专栏|
德保县|
河池市|
石林|
南投县|
南昌县|
汝阳县|
石首市|
三明市|
山东|
昭通市|
武威市|
应城市|
安溪县|
大姚县|
姜堰市|
怀集县|
霸州市|
呈贡县|
台州市|
西安市|
翁牛特旗|
玉溪市|
尼勒克县|
波密县|
阳高县|
吉林市|
葵青区|
天等县|
阳信县|
康保县|
建瓯市|
山丹县|
普格县|
漳浦县|
山阳县|
屏山县|
鄂托克前旗|
夏河县|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