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哈區和薩區探明的石油引起科學界的巨大關注。 如果誰能解決了這個難題,不僅可以成為科學界的泰斗,而且,這產生的收益是非常驚人的。 其實,關于熱機的研究,西方已經進行了50多年。 早在藍星的1794年,米字國的科學家就提出了從燃料的燃燒中獲取動力的理論。藍星1833年,燃燒壓力推動活塞做功的裝置被發明出來。藍星1860年,第一臺煤氣熱機被發明了出來,但是熱效率非常低。藍星1862年,四沖程工作循環的理論被提出,熱機汽油和柴油燃燒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所以,理論已經很充足,就差著按著理論把柴油和汽油內燃機做出來。 藍星1864年5月,華夏政府立即從各大學中組織了一支強大的科研團隊,名為“華夏之心”,華夏開始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內燃機的進一步研發。 民間也有很多科學家也投身于研究。 從理論到實踐,“華夏之心”團隊不斷繪制新的設計圖紙,修正和改進原有方案,尋求更為高效和穩定的工作方式。 科學家日以繼夜地投入工作,深陷于對內燃機原理的研究中。不斷進行詳盡的實驗,一次又一次地推翻假設,不斷尋找答案。 在國家實驗室里,“華夏之心”團隊對制造出來的內燃機進行了不斷的改進和測試。他們嘗試不同的燃料、調整著發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努力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最終,于藍星1864年11月,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內燃機引擎轟鳴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實驗室,一臺完美的柴油內燃機終于問世了,這種新型引擎被稱為“華夏之心”一號,因為它在華夏的發展和繁榮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華夏之心”一號的問世,為石油提供了新的用途,哈區和薩區的石油開始被源源不斷地開采。 同時,大量農機也使用了內燃機,華夏糧食產能大增,一躍成為第一農業大國。 其實,“華夏之心”一號有一個更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制造潛艇。 藍星1864年12月,華夏政府會議室內。 “鐵路雖然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我們要時刻想辦法奪回制海權,新式的華夏野戰炮和巡洋艦,已經取得一定的勝利,但是要徹底打倒西方列強,還遠遠不夠。”(這里提到的華夏野戰炮和巡洋艦下一章再說明情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