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專業單招生特色教育的調查與分析的論文
[摘要]單招生有專業學習方面的優勢,但也存在基礎課程學習方面的劣勢。如何提高其專業學習積極性,促進其專業能力的提升是會計學專業單招生特色教育研究的重點。文章通過對會計學專業單招生和教師發放問卷進行調查,統計分析之后,分別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對單招生特色教育進行了總結,最后提出了一條適合單招生特點的特色教育之路。
[關鍵詞]單招生;普招生;會計學;特色教育
對口單招是普通高校對口單獨招收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一種方式。對口單招架起了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銜接的橋梁,溝通了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內在聯系。促進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善。有力地加快了職業教育現代化的步伐。1987年以來,江蘇省積極開展普通高校對口單招工作,努力探索銜接中、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各行業培養輸送了15萬名應用型、高技能人才,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認可和歡迎。實踐證明,對口單招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是實現經濟、社會與教育良性互動的重要舉措。對口單招的學生(簡稱“單招生”)具有一定的職業技能基礎,如對其因材施教,特別是在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是能夠逐步形成系統培養特色的。
2008年江蘇省普通高校對口單獨招生計劃為18 200人。其中本科計劃2 300人。而江蘇技術師范學院本科計劃為595人,是江蘇省普通高校對口單獨招生計劃最多的本科院校。也是江蘇省普通高校對口單獨招生的重點院校之一。截至2008年4月,學院共有會計學專業在校學生516人,其中單招生275人。占53.29%。是學院單招生所占比例最高的專業之一。為此課題組對會計學專業單招生和老師進行了問卷調查,以期能對會計學專業單招生特色教育研究提供第一手素材。共向1—4年級學生發放問卷275份,回收問卷272份。回收率為97.33%;向老師發放問卷62份。回收問卷60份,回收率為96.77%。
一、學生角度的特色教育
(一)應著重提升專業能力
81.62%的學生認為其專業基礎較好,僅有7.35%的學生認為其英語和計算機基礎較好。單招生在中職階段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一定的專業教育和職業訓練,因而具有實踐知識和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但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大部分人英語和數學等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在被調查的大四學生中,僅有42.4%的學生通過CET—4考試,CET—4成績在390分以上也僅有63.2%。在被調查的學生中,96.32%的學生認為,花在英語和計算機等公共課程的時間遠遠超過會計專業課程學習時間。普遍認為沒有時間好好學習專業課程。因此,如何提高單招生的專業學習積極性,促進其提升專業能力是會計學專業特色教育研究的重點。
(二)應注重培養實踐能力
91.91%的學生認為,老師應有一定的會計工作經驗。一致認為老師在教學的同時可以在代理記賬公司或公司制企業兼職。僅有8.09%的學生對目前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模式明確表示十分滿意。69.49%的學生認為,在會計教學中,應加強會計綜合性模擬實驗、會計軟件(用友或金蝶軟件)基本操作、企業實戰演練等教學時數。部分學生還建議開設統計軟件運用、會計軟件運用選修課程,同時建議學校統一安排實習單位,同時指定實習指導老師。
(三)應拓展專業知識面
77.94%的學生認為,在會計教學中,應增加專業課程教學時數。減少專業基礎和公共課程教學時數,甚至建議取消基礎會計等中職階段已經學過的專業基礎課程。81.62%的學生認為。應開設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財務分析、管理會計、審計學、電算化會計7門專業課程。開設稅法、經濟法、微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學、統計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財政學、財經應用文、證券投資學、貨幣銀行學、管理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英語15門專業基礎課程。建議選擇性開設預算會計、金融企業會計等專業選修課程。
(四)應迎合就業意向
在被調查的學生中。72.79%的學生就業意向是到企業或中介機構從事會計相關工作,16.54%的學生就業意向是從事會計教學工作,僅有7.39%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根據單招生的就業意向,應因材施教,制定與高校招收普通高中的學生(簡稱“普招生”)不同的教學計劃,實行不同的教學管理。結合單招生的就業意向。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受社會歡迎的會計人才。
(五)應緊貼市場需求
用人單位對招收會計人才大都設置了兩道門檻,一是必須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二是有一定的會計工作經驗,這對從學校踏上社會的會計專業學生無疑是一道很難短期逾越的鴻溝。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所有學生都認為應充分利用在校時間,及時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為以后會計執業和其他類的考試奠定基礎。36.76%的學生建議學校為學生報考會計專業技術職稱初級、中級。甚至為參加全國注冊會計師(CPA)考試創造條件,這也是會計人員靈活就業的砝碼。
二、教師角度的特色教育
(一)應單獨制定教學計劃
96.67%的教師認為,單招生的會計專業基礎較好。他們已經掌握了很多專業基礎知識。也認為部分專業基礎課可以取消。教師們普遍認為。單招生有專業學習方面的優勢。應結合中職學校的特點,單獨為其制定教學計劃,在教學計劃中應突出專業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被調查的教師中。86.67%的教師認為,單招生花在英語和計算機等公共課程的時間過多,建議取消目前英語CET-4考試和畢業證書的掛鉤,但要求能結合會計學專業的特點,適當增加一些專業英語的學習,至少應該能夠學會閱讀和分析會計報表,但一致認為學生在校期間應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至少應通過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
(二)應單獨組織實施教學
基于單招生基礎方面有別于普招生。因而單招生在課程體系的設置和教學管理等方面也應有別于普招生,以充分體現其專業特色。91.67%的老師認為。高校的課程設置基本是按照大學教學要求制定的。未能與中職學校的課程充分實現無縫對接,因而導致部分課程與中職階段課程相重復。75%的教師建議,針對單招生這一特殊群體,應實行小班制。人數不宜超過30人。同時專門為其配備會計專業老師擔任班主任,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聘請校外有工作經驗的會計人員擔任實踐指導老師。單招生一般是中職學校的優秀生。學習態度端正,踏實認真、吃苦耐勞。能夠承受壓力,接受挑戰,但單招生英語、數學等公共課程相對薄弱,與普招生相比,往往會產生一定的自卑感。78.33%的老師認為。應多鼓勵單招生參加一些校內大學生社團活動和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其自信心,提高其抗壓能力和心理的穩定性。
(三)應單獨進行教學評價
從近幾年的就業形勢來看,既精通會計實務和理財,又懂得 相關經濟法律,特別是稅法等相關知識的會計專業人才特別受市場青睞,因此會計學專業教育也應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驗,以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會計專業人才。88.33%的老師認為,單招生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應單獨進行教學評價。采取理論考核+實踐考核的模式,突出實踐考核,強調會計綜合性模擬實驗、會計軟件(用友或金蝶軟件)基本操作、企業實戰演練環節。36.67%的老師還認為,除了提升單招生的專業能力,還應加強其決策能力、創新能力,甚至包括溝通協調能力、執行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
(四)應注重培養雙師型教師
所有教師一致認為。應注重單招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也應重視“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鼓勵部分老師到企業或中介機構兼職,甚至允許部分老師到企業長期工作,定期回學校指導學生實踐,也可以從企業聘請一些有實踐經驗。同時也樂意從事教學工作的會計人員到學校擔任實踐指導老師,通過雙師型教師制度的實施,加強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建設一支與學院發展相適應的'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業務精湛、富有活力的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
(五)應建立校內校外實踐基地
所有教師一致認為,應建立校內實踐基地,重點在于模擬企業日常業務。使學生能真正理解課堂教學內容,為以后會計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所有教師一致認為,在建立校內實踐基地的同時。還應該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基地,在三年級下學期安排1—2個月的時間,到指定的實踐基地進行實習,每個實踐基地均應配備實踐指導老師和理論指導老師,校外實踐基地可以選擇一些會計師事務所或代理記賬公司。
三、建議與對策
(一)優化教學計劃,調整教學內容
結合單招生的特點,應調整英語和數學等公共課程的教學計劃,在分析中職學校教學計劃的基礎上,結合大學公共課程教學的要求。建立適合單招生的公共課程教學計劃;高校一般都把通過CET-4和計算機二級作為畢業條件,建議取消這一硬性規定,而改為校內英語考試和計算機考試,重點強調英語和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根據會計學專業的特點,結合中職學校會計學專業教學計劃,為充分發揮單招生的專業優勢,提升其專業水平,適當調整5門專業課程(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和稅法)的教學計劃,加大其教學內容,為單招生下一步參加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考試奠定基礎;甚至可以考慮在大學期間鼓勵單招生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CPA)和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考試(AC-CA),把單招生真正培養成會計的專門人才。
(二)加強專業教學,提高專業水平
要以完善專業教學為核心,以提高專業技能為目標,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彰顯職業教育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建議采取以下措施加強專業教學:一是制定一套適合單招生的教學大綱、實踐大綱和考核大綱,重點突出實踐考核。二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課堂教學,探索會計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如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特別是加強新課程的教學方法探索,如稅收籌劃等。三是嚴格按照實踐大綱的要求組織實踐,應建立校內、校外以及定向單位三位一體的實踐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四是嚴格按照考核大綱的要求組織學期考試和實踐考核,還可以組織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和注冊會計師考試。
(三)注重社會實踐,培養動手能力
為了充分發揮單招生的專業優勢,應建立校內、校外以及定向單位三位一體的實踐體系,即在校內建立模擬實驗室,在校外建立實踐基地,在定向單位建立實訓基地。校內模擬實驗室主要用于課堂教學的配套。便于學生理解課堂教學內容,通過階段模擬、綜合模擬,真正讓學生熟悉會計工作環境,掌握會計流程。校外實踐基地一般通過與專業會計軟件公司的合作,建立會計軟件應用教學實踐基地。讓學生獲取會計應用軟件和ERP證書。定向單位實訓就是到學校指定的單位全封閉實訓,一般選擇在三年級下學期或四年級上學期,實訓時間至少2個月。此外還可以調動學校、家長的社會關系,讓學生充分利用假期時間到單位進行參觀、學習,以縮短會計教學與銀行業務、稅務及會計操作的差距。同時加強會計軟件的教學與應用,達到人無我有。
(四)推行雙導制度,確保培養質量
所謂雙導制度,是指高年級的普招生擔任單招生的“導生”,~方面提高其英語和計算機水平;另一方面,單招生也可以指導高年級的普招生的專業課程。可謂是一舉兩得。另外,聘請校外實踐教師和校內理論教師擔任單招生的“導師”,導師一方面指導學生的專業學習,指導學生從事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創業計劃、職業生涯、創業設計等社會實踐,還充當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指導老師和未來走上社會的心理指導老師,用自己的經歷告誡學生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道理”。
【會計學專業單招生特色教育的調查與分析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