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至于粉筆,則是用水泡過的石灰,弄到圓形的模子之中,弄干之后制作出來的。 雖然不如后世的黑板與粉筆好用,不過還是可以勉強湊合的,至少要比沙盤好用的太多。 沙盤這些,寫出來的字不夠清晰不說,最為重要的是,不能將之樹立起來,只有圍在邊上的幾個人,才能夠看到。 不像掛在墻上的黑板,寫在上面的字,能夠讓屋子里的所有人都看到。 而且黑板還足夠大,一次性能夠寫上許多的內容。 不僅僅是掛在墻上的大黑板,現在部落里的孩子們,基本上也都是人手一個雙面的小黑板,可以在上面寫出清晰的字。 還可以按照老師的要求將手中的小黑板舉起來,讓站在講臺上的老師看寫的對不對。 用墨水染出來的黑板,一開始的會往手上沾墨,不過多用粉筆寫上幾次字之后,漸漸的也就好了。 隨著石頭的書寫,房間之內頓時就陷入了一片的安靜之中。 石頭寫了兩個字之后,意識到這樣不太好,他很快就從還沒有上課之前,神子對他的培訓之中找到了應對方法。 他暫停下寫字,目光迅速的在房間之內掃過,然后點起了一個已經認識并且會寫了許多字的、年紀比較大的未成年人出來,讓他站起來,為大家朗讀《小驢過河》,好讓這些人多熟悉熟悉課文。 而他,則在這個孩子顯得有些結巴的聲音中,繼續在黑板上寫著生字…… 而韓成,則坐在那里,一言不發,靜靜的看著課堂之內發生的事情,就跟學校組織的、進行聽課的老師一樣。 一堂別開生面的課結束之后,部落里的孩子們都顯得極為興奮。 許多人都顯得戀戀不舍。 不少人更是纏著識字多的人,讓他們給讀書上寫的其余的故事。 不僅僅是孩子們,第一次使用這樣的方法進行教學的石頭,也顯得興奮。 教學結束之后,他來到韓成身前,虛心的向韓成這個神子進行請教。 韓成則結合著自己曾經被人教了十幾年而得到的經驗,對石頭方才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了一些點評。 先是對石頭的教學進行了整體上的夸獎。 而后又找出具體的、表現不錯的地方,進行夸獎。 把石頭聽得高興的不行之后,才開始點出一些不足之處,并給出一些改進的意見。 “也不能老是聽說我,這事情你自己也要琢磨,多多的回想一下,看看自己在教學之中都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自己再想出辦法,進行改進。 要多根據部落的實際情況……” 對石頭進行了一番的點評之后,韓成笑著這樣對石頭說道。 他說的都是實話。 教學看起來很是簡單,只需要動動嘴就可以,實際上這是一件特別考驗人的事情,有許許多多的方面需要人去注意,去摸索。 不同的人,教學的風格也會不同。 這事情,他只能給出一個大方向的意見,至于剩下的事情,則需要石頭自己根據部落里的這些孩子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的情況進行摸索,并不斷改進。 石頭用力的點點頭,然后拿著課本到了隔壁的辦公室去進行感悟了。 這是青雀部落有史以來上的最為正式的一堂課。 整體來說,還是很成功的,不過也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一起上學的孩子們,年齡不一,程度也不一樣。 說話、以及寫字這些事情,部落里一直都在陸陸續續的教授,只不過沒有現在這樣的系統與正式。 但還有許多人,通過之前的那種粗放的方式,學到了許多的東西。 如今,將這么多的孩子,一下子集中到一起進行教授,問題一下子就出來的。 有的人基本上都能夠做到通讀課文了,有的孩子卻是連字都不認識幾個。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一起上課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一個老師根本就顧不過來。 就算是部落里的這些孩子都很聽話也不成。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韓成并不陌生,可以隨手拈來,那就是根據各自的程度,對這些孩子分年級、分班進行教學。 這樣一來,就可以將這些問題給完美的解決。 但是這樣做的話,新的問題就隨之出現了。 進行分班與分年級教學之后,就需要更多的老師來進行教學。 而部落里有教學經驗的,除了曾經在部落里教授過人們說普通話、寫漢字的韓成與石頭之外,還有圓這個數學上很有天分的人,以及另外兩個人。 韓成是不可能留在部落里進行教學的,他需要帶人前去錦官城那里進行第二分部落的再建設。 而且,現在時間也變得比較緊迫起來了。 現在,部落里的最早種下的那一批谷子,要不了幾天就能夠收割了。 稻谷雖然與谷子不同,但只要不是太過于靠南方的地方,基本上也都是在秋天的時候收割的。 而且,錦官城那里更為靠南,再加上有秦嶺相阻隔,同緯度之上,溫度能夠高上個兩三度,那里的水稻只怕成熟的會更早一些。 自己等人若是去的太晚了,估計又會有不少的稻谷會被各種鳥類吃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