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義之爭-《蘇廚》
第(3/3)頁
中國的拱橋技術已經積累了上千年,著名的趙州橋,這個時期已經存在,橋梁跨度近八十米。
也就是說,一條跨度兩百多米的河流,現在的宋人,只需要兩個橋墩,就能夠利用拱橋跨過去。
后世建立于蘭州的第一座跨越黃河的中山鐵橋,長度也不過二百三十三米。
現在有了鋼梁技術和鋼筋混凝土技術,造橋的難度不在橋面,而在橋墩。
蘇油提出了兩個方案,一是開挖岔河,修好橋后再將河流還原。
二就是用大鋼梁扎入河心,然后在外套管,利用鍋駝機抽掉管中的水,就能夠下到河底挖掘橋基,再搭建鐵架澆灌混凝土,應該能夠造出足夠承重的橋墩來。
這個方案對付深水肯定不行,但是修建滿足從長安到膠州半島的橋梁工程,應該已經夠了。
涵洞就沒有辦法了,只能是炸藥,很多地方甚至挖不了洞,需要直接開溝,也就是將涵洞上的整個山體的土石全部移走。
工程量雖然大了很多,但是技術難度小了很多,再加上一些可以走之字形軌道的地方,經過考察,從長安到蘭州的這段道路,涵洞減少到了三十五處。
當然這些都是方案設想,離實際操作還早得很。
壬戌,李憲過扁都口,與劉昌祚合軍。
河西節度使巢谷奏報,阿里骨沿途攜裹黃頭回鶻暴民,洗劫商道,給河西走廊甘州、肅州、沙州帶來巨大安全威脅,請求大宋同意遣軍進剿。
趙頊同意黨項八部軍進入河西,掃蕩走廊,保證來宋貿易商團的利益。
追逐戰從甘州開始,巢谷和李憲一日揮師百里,用了十四天的時間,將阿里骨和沿途黃頭回鶻趕過了沙州。
戊辰,童貫奏報,沙州西面出現了黃頭回鶻大軍,他們是來接應被巢谷李憲驅逐的阿里骨和黃頭回鶻匪幫的。
這個情報充分說明,活躍于甘沙一帶的馬匪,與黃頭回鶻有著直接的聯系,黃頭回鶻的軍事勢力不解決,河西走廊就得不到安全保障。
戊子,趙頊下詔,重組西域都護府,建節沙州。
以巢谷為主帥,童貫為監軍,王厚、劉世恒為副將,合計新軍六千,鐵鷂子五千,八部輕騎三萬,征討阿里骨和黃頭回鶻。
巢谷受命,不過沒有慌著征討,先是讓陳慥帶著招募的新軍退伍傷殘軍人,西域亡命徒,投效的黃頭匪首,敢于冒險得商隊頭目,進入沙州以西的祁連——昆侖走廊,負責刺探情報,聯絡力量,繪制地圖。
這些事情和蘇油已經沒什么關系了,青唐入宋,掃清河西之后,整個寧夏的安全生態,已經非常鞏固。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吉林市|
册亨县|
隆安县|
环江|
新巴尔虎右旗|
和田市|
新余市|
永丰县|
宁津县|
梅河口市|
喀什市|
静宁县|
临邑县|
黄平县|
靖安县|
夏津县|
望谟县|
清远市|
金溪县|
读书|
黔江区|
金昌市|
桦甸市|
宁德市|
尚志市|
浦城县|
卫辉市|
罗江县|
琼结县|
泾阳县|
卓尼县|
哈尔滨市|
静乐县|
仁化县|
应城市|
昔阳县|
鲁山县|
静安区|
鄂尔多斯市|
革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