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慈交給孔胤正的任務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他想要的就是一本《儒學abc》,最好簡單到識點字就能看明白的地步。所以不要用文言朱慈本人的古文很好,他是兩輩子的學霸,能不好嗎?而且現在文官的奏章多半都是文言,朱皇帝天天看,文言的水平能低得了? 但是他也知道,學文言是很痛苦的事兒。一是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用不上的語言是很容易遺忘的;二是文言的歧義比較多,為了省字兒嘛!那時候文言是刻在竹簡木板上的,必須得省字兒。但是現在有那么多紙,為什么不能多寫點字,把事情說清楚? 儒家那些東西,說實在的,用白話文來寫是很容易理解的。無非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再加一個天人合一的天理就是儒家的上帝嘛! 這一套東西如果精煉一下,再用白話文來寫,念完小學就能粗通,讀完中學肯定就能講得頭頭是道了。可是要上全文言,那可就難了!光是讀通就費老鼻子勁兒了。 當然了,儒學要往高深了去是沒有盡頭的,儒家學說往高深的方面研究就是“格物致知”,也就是探尋天理,或者叫尋找上帝!但這并不是絕大多數儒生需要追尋的事情,而是大儒們的研究方向,和傳播儒家學說沒有什么關系。 而朱皇帝要擴張儒學,使其與佛教一起天朝文明圈子的雙主線,當然就需要一本通俗易懂的《儒經》了。 “衍圣公,您說陛下要編一本通俗易懂的《儒經》?” “正是,天子真是我儒家的大圣啊!他這是要讓儒家大興,要讓天下人人習儒,個個成圣。孔某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看過一本白話《儒經》就能成圣?成圣哪兒那么容易?就是我等都稱大儒者,誰又敢言成圣?” “不能成圣就不要習儒了?圣人的道理難道只是為了可以成圣的人準備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