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根據公開傳播的消息,這位皇帝已經在用爵位和土地,為這十二個藩屬公國招聘重臣了......他甚至將招聘的消息刊登在了報紙上,連巴達維亞本地出版的一份華語商報上都轉載了這個消息! 原本在萬丹宮廷作客,并游說萬丹蘇丹加入反對天朝的“馬六甲同盟”的馬特索爾科總督在得到這個消息后,也不得不中斷了訪問,急急忙忙趕回巴達維亞坐鎮。 在返回巴達維亞的途中,他就下達了在巴達維亞實行動員和戒嚴的命令。 動員的對象是所有居住在巴達維亞的成年荷蘭人男子——巴達維亞的常備軍人數太少,只有區區2000人,而且他們還被巴達維亞的華僑所牽制,根本無法離開城市作戰。為了在必要的時候出兵馬六甲,馬特索爾科總督必須進行動員。 至于戒嚴就更加必要了,因為巴達維亞的華僑并不是手無寸鐵的......而且他們還有自己的組織,比如同鄉會和儒經學堂,還以儒經學堂和大明使館為核心,組成了一個松散的華人會。 馬特索爾科總督現在可真的是被內憂外患給包圍了! 對這位東印度公司的總督而言,除了堅固異常的巴達維亞棱堡(位于巴達維亞市區北面),大概沒有一處地方是真正安全的了。 即便宣布了戒嚴,即便巴達維亞中國區的街道上隨處可見荷槍實彈的東印度公司雇傭軍,馬特索爾科也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的安全。 他知道,不到明軍大兵壓境,他是不能驅逐巴達維亞城內的華人的,至于屠殺更是想都不敢想......因為他背后站著的不是一個偉大的帝國,而是一家貿易公司!阿姆斯特丹的股東們對于東印度公司這些年來所提供的分紅非常滿意,而這些分紅的最終來源,就是和中國人的貿易以及依附于貿易的金融服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