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在實行了放權之法后,朱皇帝只需要拿著張居正留下的考成法去考下面的大府、總鎮、封疆、部閣等官就行了。 所以對沒有實行大府制的地方,朱由檢要求就低得多,能夠勉強應付過去就行了,實在不成,也就罷官了事,基本不會下獄。 而在放權、考成這兩項改革成效顯見的情況下,朱由檢總算多了幾分應天劫的底氣。 “萬歲爺,唐王殿下、三邊總督梅之煥、甘肅總楊嘉謨聯名上奏甘肅鎮春荒嚴重,除西寧衛、碾伯所、莊浪衛之外,其余各衛各所,都上報了饑荒乏糧,請求開倉賑濟。” “萬歲爺,固原鎮、臨洮鎮和陜西省管的平涼、臨洮、鞏昌等府,也上報春荒乏食,糧價高昂,懇請發糧救荒。” “萬歲爺,榆林鎮和陜西省管的延安府、慶陽府自正月以來,都滴雨未落,旱情非常嚴峻,兩府一鎮的濟民已經開始聚集,可能要向關中求食去了......” “萬歲爺,河南西部各府自正月來降雨偏少,看來今年又要鬧旱災了......” “萬歲爺,山西和北直隸今年以來降雨也少于去年,今年的秋糧恐怕又要減產了!” 首輔畢自嚴蒼老而且沙啞的聲音念出來的,都是中原、西北各地上報的災情。雖然真正的天劫還沒來,但這并不意味崇禎九年是什么好年景——如果用萬歷年間的標準來衡量,崇禎元年開始就是年年大災,而且就全國范圍來說,災情那是一年更比一年重。 大明朝治下現在還能勉強保持穩定,沒有民變四起,實在可以稱得上是奇跡了。 但是崇禎十年開始的禍害西北、中原、塞外大片土地,甚至波及到了長江流域的超級旱災,可就沒有崇禎十年前的這些災害那么好應付了。 畢竟崇禎十年前的災害還是局部性的,湖廣、兩淮、三江、四川、閩粵這些地方算不上豐收,但也不算太糟。特別是兩淮和兩湖因為播種面積的大幅增加,兩湖、兩淮的糧食產量比前天啟年間,都有了不小的增量。也正因為有了這些增量,南陽、襄陽兩大救荒糧倉當中,終于有了一點老底子。 朱由檢耐心的聽完了畢自嚴的報告,然后抬眼瞅了眼這個一臉蒼老疲憊的老臣,問了一句:“元輔,南陽、襄陽兩倉當中有多少存糧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