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一十六節(jié) 稅制改革(1)-《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3/3)頁

    康熙對商人的保護比明代尤甚,類似明末各個王爺私自在各個關卡設卡征稅的情況,康熙是會重罰的,懲罰的力度極大,而且越是權貴高的,懲罰措施就越大,當官的督撫以下甚至直接罷免。

    康熙還贊賞清代監(jiān)察御史徐旭齡提出的,“通財貨之血脈者,惟有商賈”,這樣的帶有重賞思想的觀點。認為農業(yè)和商業(yè)應該同時發(fā)展,提出“農務興而野無曠土,國計裕而泉貨流通,豫大豐亨,洵至隆之上理也”。

    由康熙創(chuàng)制的對商人優(yōu)待政策,后世學者稱之為“扶商”“恤商”政策,康雍乾三朝大政方針都是康熙創(chuàng)建,后世子孫多為沿襲。

    在這些政策下,清朝的商人地位確實比明朝要高一些,不像明朝對商人做了諸多限制,比如不管多有錢,也不能穿綾羅綢緞,只能跟衙門里的胥吏、青樓里的歸公這樣的賤籍一樣,穿皂色的衣服,材質只能是麻布。還有商人不能坐轎,住房不能高過普通百姓家,子弟不能參加科舉等等。

    這些限制到明末漸漸就取消了,甚至朝廷為了照顧富甲天下的鹽商,還特意開了商科,專門讓這些商人子弟去考取功名,錄取率比普通科舉要高的多。

    清朝對商人的政策,明顯比朱元璋制定的那些政策還要寬厚和優(yōu)待,一來清承明制,繼承了明末的這些措施,二來游牧民族比農耕民族普遍更重視商業(yè),元朝蒙古人同樣不抑商,商人在蒙元時期地位不受歧視。

    王輔茞之所以用明朝的例子來反對周瑯廣泛征收商稅,而不是用滿清的政策來反對,主要是立場問題,他現(xiàn)在已經站在反清的立場上了,自然就不能用滿清的政策來立論。

    上次王輔茞反對之后不久,周瑯繳獲了福州府的貪腐賊贓,財政危機一時有所緩解,加上還沒有控制整個福建,所以開征商稅一事不了了之。

    這次財政危機再次出現(xiàn),周瑯又一次提出廣征商稅的建議,王輔茞依然反對,但他也清楚擴軍后的財政壓力,所以他提出了他的解決的方案。

    王輔茞的方案,是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xiàn)過的,解決財政問題的傳統(tǒng)方案,他建議周瑯對鹽鐵等物實行專賣。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黄平县| 平罗县| 剑川县| 福州市| 玉田县| 宜城市| 曲麻莱县| 舟山市| 弥渡县| 石嘴山市| 东乡县| 富民县| 郎溪县| 贡觉县| 土默特左旗| 宝坻区| 高淳县| 通许县| 玉龙| 车致| 锡林浩特市| 淮安市| 荥阳市| 荥阳市| 杨浦区| 木兰县| 陵川县| 抚宁县| 汶上县| 漳平市| 喀喇沁旗| 河间市| 临沧市| 韶关市| 余姚市| 姚安县| 颍上县| 新平| 加查县|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