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邀請-《我必將加冕為王》
第(2/3)頁
當然,作為揚帆城總督,伯納德心里很清楚所謂的“叛亂”,只是這些殖民地用來和帝國討價還價的一種手段;只要帝國大發慈悲,免除幾年的賦稅,上一秒這些人是叛徒,下一面就會高呼皇帝萬歲了。
問題就在于這根本不可能——別說他這個“戴罪之人”,就連之前負責平叛的那個混蛋也清楚這絕對不可能:一個在殖民地手握兵權的將軍向皇帝提這種請求,在赫瑞德陛下眼里他怕是比造反的殖民地更加的罪該萬死。
于是那個混蛋用自己的死向皇帝證明了他的忠誠,“被迫上崗”的伯納德也只有用更殘忍,更血腥的手段來鎮壓叛亂的軍隊和殖民地,才不會變成皇帝眼中“形跡可疑,意圖謀反”的反賊。
這樣的結果令伯納德深感諷刺——在瀚土,帝國遠征軍就是因為行事太過殘暴,為之后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但到了殖民地,他反倒只有近乎所能的殘暴,才能恢復最起碼的秩序,保住自己的性命。
心情復雜的揚帆城總督除了惋惜死去的老上司選錯了戰場,也只能在心底感慨一句“這大概就是人生吧”。
不過無論如何,這場叛亂的第一部分已經結束了——揚帆城的騷亂得到了徹底的鎮壓,將近七千人的叛軍被徹底殲滅,整個殖民地已經重新歸屬帝國的統轄之下。
除此之外他還收到了另一個好消息:受暴動獸奴和土著民騷亂影響最小的長湖鎮,盡管同樣出現了叛亂者,但絕大多數人還是明智的選擇繼續忠于帝國。
長湖鎮議會提出的唯一條件,就是希望將納稅時間稍稍推遲,放到所有殖民地的叛亂都被徹底平定后;理由也相當充分——長湖鎮距離揚帆城太遠,有沒有屬于自己的艦隊,物資無論陸路還是海陸都有被截斷的風險。
說實話,這和之前六大殖民地共同提出的請求不能說幾乎相同,但也是完全一致。
可在六大殖民地四個都叛亂了的情況下,暫時無力干涉長湖鎮的伯納德也只能姑且表示同意,贊賞一番對方的忠心,順便在心底盤算著之后該用什么借口清洗長湖鎮議會。
但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當硝煙徹底散去,身為勝利者的伯納德·莫爾威斯站在炮臺上檢閱了剛剛獲得一場大勝的軍隊,率領他們開赴已經闊別多日的揚帆城。
面對凱旋的平叛大軍,揚帆城議會戰戰兢兢的打開了城門,組織全城的民眾迎接他們的總督歸來。
伴隨著如雷的踏步和一道道整齊的身影,街道兩側被強拉來的民眾們在驚惶不安中,拼命的在寫滿了害怕的臉上擠出一絲微笑,用顫抖的雙手為“保衛”了他們的軍隊和總督大人歡呼雀躍。
為了展示忠心和誠意,揚帆城議會甚至提前將總督府邸收拾一新,又在外面擴建了一座庭院,連府邸外街道的地磚也統統換了一遍…讓伯納德著實體驗了一番和剛來時天差地別的待遇。
至少現在,上上下下噤若寒蟬的揚帆城,已經對他這位殖民地總督構不成任何威脅了。
盡管如此,十分愛惜生命的伯納德依然沒有選擇入駐這座翻修一新的總督府邸——天知道在自己離開期間,那些想討好自己的混蛋有沒有趁機在里面搞什么機關或者地道,趁自己放松警惕時伺機動手。
考慮到之前那個同樣在自己家里被打死的混蛋,伯納德認為自己的擔心不無道理。
但問題是他也不能為了確保自己的性命離開,繼續跑到城外扎營——首先剛剛經歷了一場血戰,精疲力竭的軍隊就不可能答應;而且不敢待在城市里這種明顯的示弱行為,非常不利于他接下來對揚帆城的統治。
考慮再三,他只得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
“所以您就決定到我這里來了,是么?”
揚帆城一座小教堂內,坐在餐桌前的年輕騎士端起酒杯,朝對面的伯納德微笑道。
“如果讓我在整個揚帆城挑選一處住所,絕對不會有比這里更安全的地方了。”心情郁悶的揚帆城總督毫不掩飾的承認道:
“雖然名義上是平叛,但我的手上可是沾染了數以千計揚帆城人的鮮血——或許五年,或許十年,反正在我離開這個該死的鬼地方之前,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絕對不會對我這個總督感恩戴德…謹慎是讓我安全度過任期的必需品。”
“或許如果您嘗試著用另一種態度來對待他們,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年輕騎士話鋒一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区。|
防城港市|
临清市|
千阳县|
闻喜县|
莆田市|
垫江县|
资溪县|
恩平市|
黄平县|
岗巴县|
城固县|
盐山县|
女性|
虎林市|
哈尔滨市|
西乡县|
奉节县|
长春市|
门头沟区|
长顺县|
青州市|
太仆寺旗|
大埔区|
江安县|
濉溪县|
沈阳市|
九龙县|
新沂市|
定边县|
兴业县|
邵阳市|
乐都县|
红河县|
山西省|
上林县|
达拉特旗|
新津县|
安塞县|
城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