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是,個人組織的探險隊,在下姓陳,陳哲昆。” 在士兵進入衛(wèi)所稟報后,衛(wèi)所指揮親自出來了。 衛(wèi)指揮大概50歲左右的模樣,雖然年長,但體格看起來很健壯,斑白的頭發(fā),炯炯有神的眼睛,典型的軍人模樣。 他的舉止很使陳哲昆回想起五軍都督府里那些老下級軍官的那種的舉止。 在陳哲昆向指揮介紹自己的來意時,衛(wèi)指揮使卻盯著他看,就在陳哲昆有些摸不著頭腦時,衛(wèi)指揮已經(jīng)抓住他的手,歡喜的問道: “你姓陳?是出身康國公府吧?” “陳兄是康國公家的九公子。” “啊!沒想到居然見到國公爺?shù)墓樱g迎!歡迎!在下宋安川,當年在山東鄉(xiāng)兵時,曾經(jīng)在國公爺麾下當差。” 指揮使顯得極為興奮,西出陽關無故人,或許興安省沒有玉門關,但這里同樣很難見到故人,畢竟,這里只有大明的衛(wèi)所,甚至就連移民也很少見。 “這位是?姓司,莫不是穎昌侯家的公子嗎?” 宋安川問道,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又激動道。 “哎呀,當年在下也曾隨穎昌侯打過沈陽城,那一仗打的可真是爽快啊……” 別看只是隨口這么一說,但是卻充分拉近了雙方之間的關系,其實,這也是勛臣最大的優(yōu)勢,他們在軍中有著大量的老部下。 當然,這也是歷代皇帝所忌諱的,也是他們打壓功臣的原因,不過乾圣皇帝卻沒有這方面的顧忌,因為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對于皇帝都是感恩戴德的,他們絕對不會因為一個老上級,就鋌而走險,放著安生日子不過,隨著“老上級”造反…… 也正因如此,在軍中,無論是選將軍還是士兵,都不會避諱這些關系。在得知是老上級的后人來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 激動不已的宋安川,立即命人設宴款待這些客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