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人間-《歡想世界》
第(1/3)頁
最新章節!
幾人還是乘直升機,于晚飯前飛回了碧空湖中的孟盈丘。克蒂亞已是養元谷弟子身份,碧空湖鎮守曼曼于百忙之中請她吃了頓晚飯,并留下一道神念心印。
從三境時就可以修煉的御物之法、粹物之功,到四境后需要修習的各門功課,諸如祭煉有光珠、玉蘭刀、竹鵲、純元丹,以及配合的玉蘭刀陣、竹鵲術……
其中最重要的,當然還是突破四境后養元術的功訣,這是修為根基。
這些內容在短短一天時間內,既不可能教得完也不可能學得會,最佳的傳授方式是有導師能隨時指點,心印傳承也是重要的輔助。
克蒂亞突然提出請求,正式拜入養元谷門下,這是很多人事先沒有想到的。而養元谷辦事也利索,第二天就搞定了。
第三天她再露面時,馬臺山的身份就不能再是安保人員了。
馬臺山可不是克蒂亞花錢雇的,這種人想雇也雇不著。是他自告奮勇要陪著克蒂亞一起來的,當初克蒂亞也不好拒絕。
如今馬臺山繼續當保鏢已不合適,但克蒂亞也不想把關系鬧僵。養元谷和岡比斯庭還是合作關系呢,她與馬臺山更無翻臉的必要。
所以克蒂亞便說,接下來的行程與修士的身份無關,如果馬臺山還同道而行,那就是私人朋友。
話說到這個份上,馬臺山有點眼力就可以順勢告辭了,但他很會順桿爬,立刻表示愿意繼續陪同公主殿下參觀幾里國。
然后華真行就給了馬臺山也安排一頭駱駝。
雖然拜入養元谷門下是個意外,但克蒂亞的其他行程是早就安排好的。離開碧空湖之后,她將參觀幾里國最早的、也是目前最大的農業生產基地。
那是班達市至夏爾市西郊的一大片區域,北至碧空湖風景區、南至瓦歌沙漠,西鄰國家公園,有非索河、班首河、班達河、斑尾河等四條河流穿過。
原非索港市現夏爾市之所以能存在,就因為境內有一條常年不斷流的非索河。而班達市能成為幾里國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也因為境內有三條河流。
班首河、班達河、斑尾河,在中下游的平原上雖是三條河流,但在西部高原中卻幾乎發源在同一片谷地里,從山脈間三個不同的坳口流出。
如今上游的班源河水庫已建成,總裝機容量為洛福根水電站的兩倍,是迄今為止幾里國境內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一座水庫三道主壩,分別通往下游的三條河流。
非索河上游也建成了兩座階梯式水庫,但規模相對較小。
新聯盟解放班達市之后、尚未控制幾里國全境之前,就已在這一帶展開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由墨大爺親自帶隊做的整體規劃,直至班源河水庫竣工后才算初步完成。
原先分散的種植園和農莊土地被重新整合,還將國家公園的范圍進行了重新劃定。這一帶修建了各級農田水利工程,才有了如今的大型農業生產基地。
去參觀這些農場照說可以坐越野車,但風自賓卻安排了一支駱駝隊,大家都騎著駱駝行走在原野上。雖是所謂的冬季,但氣候仍很溫暖,田野中一片翠綠。
克蒂亞很好奇為什么要騎駱駝參觀?風自賓笑著解釋,這其實是當地新開發的旅游項目,受到很多游客尤其是東國游客的歡迎,這些駱駝也是旅游公司養的。
普通游客來玩,頂多就是騎著駱駝在相對安全的地域轉一圈。克蒂亞這次來,風自賓就從旅游公司專門調了一支駱駝隊,讓公主殿下騎個盡興。
十年前克蒂亞曾來非索港狩獵,當時有一個車隊跟隨,但公主本人是騎馬的,可說是興師動眾且十分靡費。如今馬換成了單峰駝,人也只有他們五個,標準的輕騎簡行。
七頭駱駝五頭騎人,另外兩頭背東西,在田野中穿過。沿途所見的農場工人都很熱情地遠遠招手示意,途中還在某農莊食堂安排了一頓農家午飯。
下午繼續游覽,馬臺山突然問道:“這一帶都是國有大型農場嗎?聽說幾里國與東國合作最多,很多項目都是東國援建的,為什么沒有學東國當年的農業政策?”
羅柴德:“東國當年什么農業政策?”
馬臺山:“包產到戶啊,家族聯產承包責任制,每戶都分責任田。”同時以神念解釋了一番他所了解的情況,因為他就是在東國長大的。
崔婉赫搖頭道:“我們學不了,也沒法學。”
克蒂亞:“哦,為什么?”
這解釋起來就話長了,東國當年的農業政策,所謂的包產到戶雖不是什么先進的生產組織形式,但也有相當苛刻的實施前提。這些前提條件,甚至只有東國才具備。
一方面是傳統農業社會、足夠多的農業人口、分散的小農經濟;另一方面是經過了土地改革和社會革命,實現了土地集體所有制。
但想搞成分戶承包,還有更重要的基礎,就是假定所有的農業家庭都掌握了熟練的農耕技術、擁有已開墾好的熟田、交通運輸便利,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的農田水利體系。
東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文明積淀才具備這樣的基礎,古代一直都有徭役制度,很大一部分徭役任務都是水利設施的修建與維護。
尤其是在新東國成立后,又用了幾十年時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
而這些前提條件,幾里國當年一律都不具備,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所以建設大規模的國有農場打造農業生產基地,培訓與雇傭農業工人,就是最適合的模式。
馬臺山又問道:“那么將來呢?你們可以不搞包產到戶,但是等條件成熟了,是否可以將這些土地私有,比如很多人都可以分到一片,那樣也許可以經營得更好。”
華真行嘆道:“有些事情只要邁出了第一步,趨勢就是不可逆的。羅醫生,你認為呢?”
羅柴德沒有直接回答,卻莫名道:“吞并資產最好的方式,就是發展與鼓勵金融。很多教科書上說,金融的職能是資源配置,卻不會說金融的目的就是資本集中。”
羅醫生只是講了一個道理。有一定發生概率的事件,只要基數足夠大,它則必然會發生,不是落在這個人頭上,就是落在另一個人頭上。
比如自然災害,比如意外事件,甚至就是一場病使人暫時喪失了勞動能力。誰能保證自已一輩子都不生病、乃至世世代代都不生病呢?
假設以分散的自耕農為基礎發展農業,土地為這些自耕農私有,會發生什么呢?也許一場天災之后,有的農戶就破產了!
哪怕九十九個人都能挺過去,只有一個人沒挺住,這種事情的發生也是一種必然。破產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失去土地。
再假設有另一個人,風自賓這樣的人,不斷收購破產者的土地,他就會漸漸擁有最大規模的土地,也就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資料。
這便是很多國家歷史上的土地兼并過程。
想要盡量避免這個過程,或許需要社會救濟制度。但社會救濟制度不是萬能的,且經常會失靈。當天災人禍發生時,往往也會伴隨秩序混亂,救濟失靈幾乎也成了一種必然。
還有一種合理合法的方式可以加速這個過程,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設法讓人們不斷增加負債。
增加負債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購買原本買不起的東西、承擔超出目前財富積累水平的消費,通過諸如分期按揭之類的借款。
負債的途徑不僅是消費領域,也可能是生產領域,比如提供更先進的生產工具、產量更高的種子、配套的農藥與化肥……
這些東西都是原本的農戶無力購買的,他們還沒有積累起這么多財富,所以也要輔以金融工具,讓他們以負債的方式去實現,鼓勵他們以土地作為貸款抵押。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被賦予了金融屬性,若有天災人禍的發生,債務違約便會大面積出現……除此之外還有更有效的手段。
大部分農產品的特殊屬性,使它們很難長期保存,必須在收獲季節短期內銷售,以便獲得收入償還到期債務。
就算有些保存期較長的主糧產品,倉儲也有額外的成本,且面臨更大的債務壓力。
假如控制了種子、化肥、農藥的供應渠道,又控制了產品的銷售市場,在適當的時機可一次性完成整體的收割,甚至故意發動一場戰亂都是有可能的。
比如短期內制造價格波動,提高種子、化肥、農藥、能源價格,壓低農產品價格,導致農戶出現債務違約,乃至失去貸款抵押品。
在這個過程中,“風自賓”們不僅售出了產品、得到了巨額利息收益,最終還占有了對方的資產。此類手段不僅能針對某戶農家,甚至也可以用來收割一個國家。
人類文明之所以出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學會了延遲滿足,愿意在冬天播種,而等到秋天才收獲。
曾經的幾里國,很多人之所以生活在絕望中,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通過努力去創造財富的機會,越想掙扎迎來的卻是更深的絕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公安县|
乌拉特中旗|
达孜县|
大埔县|
宁津县|
SHOW|
神农架林区|
霍邱县|
卢龙县|
施甸县|
晋城|
尤溪县|
四川省|
兴山县|
门头沟区|
顺昌县|
尤溪县|
宝应县|
南通市|
金湖县|
林西县|
永和县|
乌恰县|
澄城县|
荔浦县|
建宁县|
伽师县|
北海市|
平塘县|
沈丘县|
乌鲁木齐县|
太仆寺旗|
旅游|
巢湖市|
德钦县|
河南省|
安多县|
永春县|
遂溪县|
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