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吳思源也有這種感覺。 所以進行自我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經過多次與黃育平及其他高管商討之后,吳思源召開了集團高管會議。 會議上,黃育平作為主持人,向集團各大分公司老總,宣布了集團組織架構調整計劃,將撤銷部分子公司,采用事業部制結構。 事業部制結構最早起源于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 20世紀20年代初,通用汽車公司合并收買了許多小公司,企業規模急劇擴大,產品種類和經營項目增多,而內部管理卻很難理順。 當時擔任通用汽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的【p.斯隆】參考杜邦化學公司的經驗,以事業部制的形式于1924年完成了對原有組織的改組,使通用汽車公司的整頓和發展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成為實行事業部制的典型,因而事業部制又稱”斯隆模型”。 同時,也被稱為“聯邦分權制”。 事業部制,就是按照企業所經營的事業,包括按產品、按地區、按顧客(市場)等來劃分部門,設立若干事業部。 事業部是在企業宏觀領導下,擁有完全的經營自主權,實行獨立經營、獨立核算的部門,既是受公司控制利潤中心,具有利潤生產和經營管理的職能,同時也是產品責任單位或市場責任單位,對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及銷售活動負有統一領導的職能。 在國內,最熱衷設立事業部制的行業,還屬于互聯網行業。 因為事業部制有諸多的優點: 第一、每個事業部都有自己的產品和市場,能夠規劃其未來發展,也能靈活自主的適應市場出現的新情況迅速作出反應,所以,這種組織結構既有高度的穩定性,又有良好的適應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