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章-《我的奮斗富蘭克林成長自傳》


    第(2/3)頁

    不過,他從沒有吃過公家飯,因為他有一大家人要撫養,這些都離不開他的生意。

    但我清楚地記得,經常有些頭面人物來拜訪父親,詢問父親對鎮上事情或者教區事情的意見,他的意見得到了人們極大的尊重。

    他還經常被邀請做爭執雙方的裁決人。

    他經常喜歡邀請思維敏銳的朋友或者鄰居來家里圍著桌子談話,并且總是談些充滿智慧和有用的話題。

    因為這有益于孩子們的思維發展。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知道了生活里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公正的,什么是謹慎。

    我們基本上不會注意飯桌上吃的東西,比如花樣多少,流行與否,面粉的好壞,是否合胃口等。

    我就是在這樣不注意小節的環境下成長的。

    因此,我對飯桌前吃的什么是非常冷漠的。

    直到今天為此,如果吃飯以后的幾小時問我吃了什么我基本上是回答不上來的。

    這些習慣對我的旅行是十分便利的,但我的朋友們因長期講究飲食,在旅行的時候因飲食得不到滿足而非常不高興。

    我母親的身體也很好,她養大了所有的10個孩子。

    在我印象中,除了他們死前得病,我從來不知道我父親和母親有得過病的記錄。

    我父親89歲去世,母親85歲去世。

    他們死后合葬于波士頓。

    多年以后我在他們的墓前立了一塊碑,碑文如下:

    約塞亞富蘭克林

    和他的妻子阿拜亞

    共躺于此

    他們在婚姻期間恩愛地生活

    共55年

    沒有財產,沒有收入豐厚的職位

    靠上帝的恩賜和辛勤的勞作

    他們維持著有一個大家庭

    和睦舒適

    他們養育了13個子女和7個孫子女

    名聲在外

    讀者從此例中,能受到鼓勵,勤奮工作

    千萬不要不信上帝

    他是一個虔誠和謹慎的人

    她是一個賢慧具有美德的人

    他們最小的兒子

    為了紀念他們

    特立此碑

    約塞亞富蘭克林生于1655,卒于1744,享年89

    阿拜亞生于1667,卒于1752,享年85

    我走的太遠了,東拉西扯太多,我意識到自己老了。

    我過去寫東西是很有條理的。

    但在私人的聚會中,人們的穿著總不和在公共場合的舞會上一樣吧。

    這可能只是不拘小節吧。

    回到正題上來:我繼續在父親那里做了兩年,一直到我12歲那年。

    我的兄弟約翰,那個被專門培養起來做這一行的約翰,他這個時候已經離開了父親,在羅地島建立了自己的事業。

    似乎,種種跡象表明我注定要填補他走后的位子--做一個蠟燭匠人。

    但是我仍然厭惡這一行當。

    父親很苦惱,他怕我像約塞亞一樣離家出走,私自航海去,如果他不給我找到有個我喜歡的工作的話。

    因此,他有時候就會帶我一起出去,看看那些木匠、瓦匠、旋工、銅匠等等,以便看我的喜好。

    父親努力想在陸地上找到我喜歡的工作。

    對我來說,觀察一位工人嫻熟地使用工具一直是我的樂趣。

    這種觀察對我很有用處,通過這種方式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當找不到工人的時候,家里的一些修理活我就可以自己來做。

    當那種做實驗的興致很濃的時候,我總是試著做我自己的小機器。

    最后,父親決定讓我學切割。

    當時,本杰明叔父的兒子塞繆爾已經在倫敦學會了這門技術。

    所以,我就被送到他那里學了一段時間。

    但他想收我的學費這讓父親大為不滿,他就又把我領回了家。

    從童年時代開始我就喜歡讀書。

    我所有的零花錢都用在了買書上。

    因為喜歡《天路歷程》這本書,我一開始就收藏了約翰班揚的文集的單行本。

    后來,因為買伯頓的《歷史文集》,我又把它們賣了。

    這些書都是小販們賣的,很便宜,這個文集總公有40到50冊。

    我父親的圖書館里收藏的主要是有關神學的書,其中大部分我都讀過。

    那個時候我也不再要被培養作牧師了,而我又在求知欲很強的時候,沒有合適的書來讀實在是很遺憾的事。

    只有本普魯塔克的《英雄傳》,我讀了許多遍,現在回想起來,那本書仍然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我從中得到不少益處。

    還有一本迪佛的《論計劃》和馬瑟的《論上帝》,它們使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轉變,影響了我未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我嗜書的傾向最終使父親決定讓我從事印刷這個行當,盡管他已經有一個兒子(詹姆斯)學了這一行。

    1717年,我兄長詹姆斯帶著印刷機和一些鉛字從英國回到波士頓,自己創業。

    和父親的行業比起來,我更喜歡哥哥的印刷行當。

    但是,我仍然對航海很向往,為了制止這種渴望可能產生的可怕后果,父親急于把我栓到哥哥的印刷機器上。

    我反對了一段時間,但最終我被說服了并且簽定了學徒合同。

    那個時候,我12歲。

    我在21歲之前都是學徒,直到最后那一年我才能領到全額的工資。

    我很快就熟悉了印刷的技術,成為哥哥的得力助手。

    我現在有機會閱讀更好的書。

    我認識了一些書商的學徒,我常常能借到一本小書。

    我總是很小心,保持書的整潔,及時歸還它們。

    有時候晚上借的書早上就要歸還,要不然別人就會發現數量不夠或者有人要買這本書,所以我經常坐在自己的房間里閱讀到深夜。

    過了一段時間以后,有一個叫馬修亞當斯的精明的商人,他有很多藏書。

    他經常到我們的印刷鋪來,我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邀請我到我到他家的藏書室去,并很仁慈地借給我一些我想看的書籍。

    那個時候,我對詩歌很著迷,并且寫了幾首。

    我哥哥覺得寫詩可以賣錢,因此他鼓勵我去寫,并叫我寫了兩首應景民謠。

    一首叫《燈塔的悲劇》,講的是落水船長華莎雷和他兩個女兒落水而亡的事情。

    另一首叫《水手之歌》,講了水手捉拿海盜提奇(或者叫黑胡子)的故事。

    這些都是市井小調沒有什么價值。

    印好以后哥哥叫我拿去賣,第一首因為寫的是近期發生的事情,所以賣的很好,引起了很大反響。

    大大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但父親卻嘲笑我的成就,他說寫詩的基本都是乞丐,窮得很。

    因此,我避免成為一個詩人,很大程度可能是一個低劣的詩人。

    但是,散文寫作在我一生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也是我成功的主要手段。

    現在,我將告訴你,我是怎樣在那方面獲得一點我現有本領的。

    在鎮上還有另外一個喜歡讀書的年輕人,他就是約翰柯林斯,我和他關系很密切。

    我們經常喜歡爭論,都想把對方駁倒。

    這種辯論,從另一相反的方面來說,它很容易變成一種壞習慣。

    為了爭論人們必須提出相反的意見,這就使人變得特別的可惡。

    此外,它除了敗壞談話,還會使你的朋友產生厭惡之情,使本來能夠成為朋友的人變成敵人。

    我這種喜歡辯論的習慣是隨著閱讀父親的那些宗教書籍而形成的。

    我曾經觀察過,除了律師、大學里的人以及在愛丁堡受過訓練的人,具有良好判斷力的人很少會這樣。

    有一次,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是怎樣開始的。

    我和柯林斯辯論起關于女性是否應該受教育和她們從事研究工作的能力的事情。

    我認為女性天生沒有那方面的能力,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可能有點是為了和他爭辯的原因,我持相反的觀點。

    他天生是個雄辯家,又讀過許多書,因此,有的時候,他常常是以自己流利的口才來辯倒我而不是通過充分的理由。

    我們分手的時候誰也沒有辯倒誰,而且這一別我們會有一段時間見不到面,因此我就坐下了來把我的理由寫下來寄給他。

    他然后他就回復,我再答辯。

    當我父親偶然發現我的信的時候,我們已經交換了三四封信了。

    父親并沒有談我們的觀點的是與非,他只是借機會談了我寫作的方式。

    他發現我的書寫和標點正確(這要歸功于我在印刷廠的工作),這是我的長處。

    但我在寫作的清晰明了和措辭優雅上不夠,父親并且舉出了我信中的幾個例子給我看,以便讓我信服。

    從此,我更加注意文章的寫作方式,并且下決心改進它。

    恰好這個時候,我碰到了一本殘缺了的《旁觀者》,是第三卷。

    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書。

    我把它們買了下來,讀了一遍又一遍。

    我很開心能夠得到這本書。

    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很好,有可能的話,我想模仿它。

    有了這個想法以后,我從這本書中選了幾篇文章,替每一句做了個摘要。

    然后把它們放個幾天,在不看原文的情況下,試著把原文復述出來。

    試著用自己知道的詞匯和那個摘要重新構造整篇文章,盡量使它和原文一樣。

    然后我再把和它和原文對照,發現錯誤并訂正它們。

    但我發現我的詞匯量太少了,我想我得先掌握這些詞匯并使用它們。

    如果我原來繼續寫詩的話,我想這些詞匯我就應該已經掌握了。

    因為寫詩要尋找詞義相同但長短不一樣的詞匯去適應詩的韻律,這就會讓我不斷地搜尋各種形式的同義詞,記住這些變化多樣的詞并能隨心所欲地使用它們。

    這種機會是經常性的。

    因此,我把其中的一些的故事改寫成詩。

    一段時間以后,當我差不多都要忘了它們的時候,我又把它們重新返原。

    有時候,我也把我寫的摘要打亂,過了幾星期以后,我又試著把它們用最好的順序組織起來,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我是為了學會怎樣構思。

    然后,通過和原文比較,我發現了錯誤并加以改正。

    但有的時候我很高興地感到,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我的語言和條理比原文更好,這就鼓勵了我,它使我覺得,在未來,我可以成為一個不算糟糕的英國詩人。

    在這之前,我對這是野心勃勃的。

    我進行這些閱讀和寫作訓練通常是在做完工作的晚上或者開始一天工作前的早上,或者在星期天。

    我想法子使自己一個人躲在印刷廠里,盡可能逃避公共教堂的禱告儀式。

    要是我在父親眼皮底下的話,他總會強迫我去的。

    盡管我不想去做禱告,但我確實把它當做一種義務。

    大概在我16歲的時候,我偶然碰到一本倡議吃素食的書,它是特里昂寫的。

    自此,我決定吃素食。

    那個時候哥哥還沒有結婚,沒有自己的房子,他就和徒弟們在別人家里包飯。

    我不吃葷,這就造成了不便,我的怪異也因此常常遭到大家的責備。

    我先學會了特里昂的一些做飯的方法,比如煮土豆、蒸飯、做速成布丁以及其他的東西。

    然后,我向哥哥建議,如果他能把我每星期膳食費的一半給我,我就可以自己單獨吃了。

    哥哥馬上同意了我的建議。

    不久,我還發現,這樣我還能節省他給的一半膳食費,那是額外的買書錢。

    除此之外,我還從中得到了另外的好處,我哥哥和其余的人離開印刷所去吃飯的時候,就只有我一個人在印刷所里,我很快吃掉自己的方便食物,通常不會超過一塊餅干、一小片面包、一把葡萄干或者是從面包鋪里買來的一塊果餡餅和一杯水。

    在他們回印刷所之前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學習。

    通過那樣的節制飲食,我經常可以頭腦清楚、思維敏捷,我的進步更大了。

    以前由于在算術上的無知使自己經常受到羞辱,在學校的時候我還兩次算術考試不及格。

    所以現在我找來寇克的書,自己從頭到尾順利地學習了一遍。

    我還讀了舍勒和瑟米有關航海的書,并從中獲得些可憐的幾何學的知識,但我從來沒有在那方面有更深的研究。

    大概在那個時候,我還讀了洛克的《人類理解論》和波特若亞的《思維的藝術》。

    正當我專心想提高自己的語言的時候,我偶然發現了一本英語語法書(我想那是格林伍德的書),在書的后面有兩份邏輯和修辭技術的概要。

    在邏輯藝術的概要中以蘇格拉底辯論法的范例作為結束。

    這之后不久,我得到了色諾芬的《蘇格拉底談話錄》,書中有辯論的例子。

    我對這些方法十分著迷,就采用了它,丟掉了自己生硬的反駁和專斷的立論方式而采用了一種謙虛和懷疑的方法。

    記得也是那個時候,當我讀了莎浮茨伯里和柯林斯的書以后,我對我們的教義就有很多懷疑了。

    我發現,使用這種方法對我很安全,但對對手卻很尷尬。

    因此,我很開心地不斷使用這種方法,逐漸地使用得很熟練,可以說是那方面的專家。

    即使那些有學問的人也不得不退避避三舍。

    我誘使他們陷入無法自拔的窘境,從而使自己和自己的觀點經常獲得意外的勝利。

    我使用這種方法幾年之后,我就漸漸地不用了,而只是在發表我個人的意見的時候保持著謙遜的口吻。

    我提出任何可能引起爭議的論點的時候,我從來不用“肯定”、“毫無疑問”以及其他任何表示肯定的詞匯,而是使用“我猜想”、“我覺得某事可以怎樣”、“在我看來好像是”、或者“由于什么原因”、“我認為”或者“我猜是這樣”、“要是我沒有犯錯的話,事情應該是怎樣”。

    我覺得,這一習慣對我非常有好處。

    因為我需要說服別人,讓別人信服我不時提倡的各種措施。

    兩個人談話的目的,無非就是教育人或者被別人教育,是要讓人高興或者使人信服。

    所以,我規勸那些明智的人,為了不削弱他們行善的能力,千萬不要采用獨斷專橫的態度和方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改则县| 马山县| 民和| 磐石市| 蓬莱市| 冷水江市| 绵竹市| 玉林市| 攀枝花市| 外汇| 岫岩| 祁连县| 手游| 哈巴河县| 象州县| 蒙城县| 定襄县| 涿州市| 石屏县| 东乡县| 汉中市| 绵阳市| 张家港市| 曲周县| 泰安市| 土默特左旗| 湛江市| 诏安县| 珲春市| 格尔木市| 巨野县| 高平市| 缙云县| 西吉县| 新蔡县| 中超| 茂名市| 望都县| 安远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