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脫自然是不可能脫的。” “這要是脫了,那不得封號啊。” 不過。 陳凡也知道,一眾粉絲們是向他開玩笑。 他們不可能認為自己是舒婷。 而且剛才陳凡也說了。 今天他所說的世界并不是真實的,這都是發(fā)生在另一個世界。 所以更多的人是將他當成是一個故事這么簡單。 “大家不要鬧,我們繼續(xù)講故事。” 雖然說的是現(xiàn)代詩。 但陳凡更多時候喜歡用講故事的方式向大家講解這一些詩歌。 正如剛才舒婷這一首《致橡樹》。 如果不講舒婷的故事,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一首詩歌到底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寫出來的。 而為什么這樣的一首詩歌,他會擁有這么大的名氣? 是這一首詩歌用詞用的好嗎? 還是這一首詩歌的作者名氣大嗎? 并不是。 舒婷在當時只是詩歌圈內的小萌新,根本沒有什么名氣。 至于這首詩歌的用詞,與大家評價現(xiàn)代詩一樣,都是大白話。 可就是這樣的大白話,他卻深入人心。 為什么? 這就是因為有感而發(fā)。 詩人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再結合自己的想法,與之同時契合了社會大眾男女平等,男女戀愛也應該平等的心理。 于是。 這一首詩歌便知名遠揚。 也同時。 舒婷也靠著這一首詩,讓她成為了國內朦朧詩派代表人物之一。 …… 不過說到朦朧詩派代表人物。 舒婷只是其中一位。 如果要講朦朧詩派,那就必需提一提另一位詩人。 這位詩人的名字叫做北島。 “舒婷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北島卻是朦朧詩派開創(chuàng)性人物之一。在朦朧詩派,北島的年紀最大,也是當時最早開創(chuàng)朦朧詩派的詩人之一。” “北島原名趙震開,他是江浙湖市人,離我們所在的杭州并不遠。但他很長的時間里并不在江浙生活,而是在北市。但與舒婷不一樣,北島沒有當過知青,在他成年之后,他就在北市一家建筑隊擔當建筑工人。如果沒有詩,或許北島可能一輩子與建筑打交道。” “1970年,北島與幾個朋友在北市各個旅游景區(qū)游玩。這個時候,有位朋友在船頭開始朗誦起一位叫做【食指】的詩人的詩歌。這給北島有著強烈的震動,他沒想到,原來詩可以這么寫。原來詩可以不需要格式,也可以不需要押韻。隨后,北島便開始寫詩。” 北島原來并不是以北島為筆名。 之所以取名為北島,實則是因為當時他與朋友“芒克”想一起創(chuàng)辦一本叫做《今天》的雜志。 于是北島就說自己得取一個筆名。 但一時之間不知道取什么筆名好。 他的朋友則說,你是南方人,但卻一直在北方生活。 而且此前他寫過不少詩,都與島有關。 加上北島看起來比較冷,看起來也比較獨立。 于是芒克就說,干脆取名叫北島好了。 北島感覺這個筆名挺適合自己,也就一直使用了北島這個筆名。 “與之舒婷寫詩不太一樣,舒婷是一位女性詩人,可能她更多的是關注愛情,關注自己的人生,關注腳下這片土地。所以她的詩歌比較細膩,也比較委婉。但北島不一樣,正如他的筆名。北島是一個思想非常獨立的人,他不隨波逐流,也不從眾,他喜歡自己獨立的思考。” “那個時候,國內的局勢有一些不好,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在那個時代,很多人也不敢說太多。而此時的北島,便將當時所看到的一系列化為了筆下的詩。曾經(jīng),他寫過一首叫做《回答》的詩。”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冰川紀過去了,為什么到處都是冰凌? 好望角發(fā)現(xiàn)了,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競?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 為了在審判之前,宣讀那些被判決了的聲音: 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這首詩前世很多人都讀過。 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是北島所寫的。 同樣。 這首詩,也是對于那個時代發(fā)生的一些亂七八糕事物的一個回答。 當然。 對于那個時代發(fā)生的荒謬的事件。 北島不只寫了這一首。 陳凡繼續(xù)說道:“除了回答,還有一首詩歌,也極具有代表性。這首詩歌,叫做《一切》。” 【一切都是命運 一切都是煙云 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 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一切歡樂都沒有微笑 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 是的。 這一首詩非常的悲觀。 悲觀到,正如第一句所說,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云。 雖然這并不完全是北島所要表達的。 但是。 很多人讀到《一切》,都感覺到非常的壓抑,甚至有一些難受。 “凡哥,北島的詩是不是太悲觀了?” 現(xiàn)代詩不同于唐詩宋詞。 所以更多的人對于這樣的詩更能夠理解。 因為他一看就明白。 而且很多使用大白話,就算是不解釋,大家也知道這首詩的意思。 聽著陳凡念出來的詩歌,有粉絲提問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