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霎時間,從洛外到洛中,從大街到小巷,京都內外無處不在談論將軍的病情。
與此同時,各式各樣的“陰謀論”,甚囂塵上。
將軍大人的身體不是一向挺好的嗎?怎么說病就病了?
而且好巧不巧的,竟然在當前的這個節骨眼里病倒了。
前腳剛來京都,后腳就生病了?哪兒有這么湊巧的事情!
有貓膩!肯定有貓膩!
“將軍大人是在裝病!”、“他不想攘夷,可是又沒法無視朝廷的聲音,于是就采用這樣的方式來逃避”……諸如此類的聲音,傳遍京都的各個角落。
也不怪得京都民眾會有這樣的想法。
畢竟,德川家茂的這場病,確實是來得太“及時”了。
就連青登在得知此事后,也不禁驚訝地瞪大眼睛——你他媽在逗我?
對于外界的紛紛嚷嚷,青登全不關心。
在得知德川家茂病倒了之后,他立即放下手頭上的一切事務,以最快的速度趕往二條城。
將軍到底如何、他是不是在裝病、那些陰謀論是真是假,等親眼見到德川家茂之后,就全見分曉了。
……
……
京都,二條城,將軍的居室——
“青登,抱歉啊……讓你擔心了……咳咳……!”
德川家茂掀開身上的厚被,慢吞吞地坐起身來。
“行了行了,別說話了,來,喝點水。”
青登一邊說,一邊抓起手邊的一杯溫水,不由分說地強塞給德川家茂。
望著眼前的這杯溫水,德川家茂露出苦笑:
“又是熱水……我實在是喝不下了啊……”
“少廢話,快喝,既然生病了,就要多喝熱水。”
說著,青登又將手中的水杯推前了些許。
“真是的……你怎么跟母親大人似的……”
雖然嘴上這么說,但他還是乖乖地接過水杯,喝了一大口。
這個時候,一名坐在青登的正對面、正在給德川家茂把脈的大光頭,默默地松開了德川家茂的手腕。
端坐在不遠處的天璋院見狀,立即出聲問道:
“元琰,情況如何?”
這位光頭男子名叫多紀元琰,是德川家茂的貼身御醫之一。
江戶時代的醫生算是一個相當體面的職業。
某些醫生,比如幕府的御醫世家,堪稱特權階級,享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擁有各種位階。
不過,也不是全部醫生都是特權階級,也有為一日三餐所苦的普通醫生。
江戶時代的醫生們多數都剃成了和尚那樣的光頭,剃發并非強制的,具體為什么剃發,正確原因一直不清楚。
相傳是戰國時代的遺留。
戰國時代的軍醫們為標明自己是非戰爭人員而剃光了頭發。
幕府內部的重要職位基本都是世襲的,醫生也不例外。
將軍的御醫們被統稱為“奧醫師”。
典藥頭乃奧醫師的上席,由半井氏與今大路氏兩個家族世襲。
普通的奧醫師則分為兩類。其中的內科由多紀氏世襲,外科則由桂川氏世襲。
封建時代的外科醫術相當落后,所以內科醫師……即多紀一門的醫師占了奧醫師里的絕大多數。
平安時代名醫丹波康賴后人世代從醫,后代丹波元康改名為仝保元康后成為江戶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御用醫官。
元康的后四代安元,改姓為多紀,由此成為將軍的御用御醫世家。
天璋院的話音剛落,多紀元琰旋即趴伏在地,畢恭畢敬地正色道:
“殿下,大樹公的身體已好轉了許多。”
“只不過,仍很虛弱。”
“接下來,我會再開一帖新藥。”
“服了這帖新藥之后,早則15天,晚則一個月,定能恢復如初。”
“當然,前提是大樹公必須要靜養,不可操勞。”
聽完多紀元琰的話后,青登和天璋院雙雙露出松了一口氣的表情。
天璋院:“元琰,辛苦你了。你快下去抓藥吧。”
“是!”
多紀元琰行了一禮,隨后背起藥箱,轉身離去。
隨著多紀元琰的退場,房內只剩下青登、德川家茂和天璋院三人。
青登輕嘆了一口氣:
“幸虧只是水土不服和著涼……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啊。”
天璋院點了點頭,附和道:
“是啊……”
只可惜時下沒有網絡直播。
若是有網絡直播的話,就能向民眾直播德川家茂的現狀。
屆時,外界的一切流言、一切陰謀論,全都能不攻自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