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是聽一個比自己還要年輕不少的大一新生講課。 你說這能爽嘛。 不過剛才在聽到蘇江那極為嫻熟的板書之后,他已經(jīng)有些收起了自己的輕視。 現(xiàn)在自己教室的這些同學們,一個個的都跟吃了仙丹一樣大徹大悟的神態(tài)和言語。 他的臉更紅了。 感覺自己尷尬的可以用腳趾摳一個地窖出來,把自己關(guān)進去了。 甚至他都感覺邊上已經(jīng)有老師在用一些怪異的目光看自己了。 這老師名叫孔東泉,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教授,而且還是在國外深造過多年的。 是國外一名著名數(shù)學家的得意弟子。 他怎么都沒有想到,自己在國外混的風生水起,在國內(nèi)居然還會遭受這樣的場景。 不過他的反應還是很快的。 當即就找到了自己的優(yōu)勢。 他當即反駁說道: “這個蘇江可能只是在基礎的知識上打的比較扎實。沒有經(jīng)歷過更加深奧的數(shù)學世界,所以自然他講出來的東西更加的通俗易懂。” “我們這些人知識因為看過更加廣闊的天空,所以會覺得這些東西很簡單,很基礎,講的時候,自然也就沒有他這么有趣。” 邊上幾個聽到他說話的老師。 剛才臉上的那一絲難為情瞬間褪去。 嘛的有道理啊! 自己不就是因為覺得簡單,所以才講的很快,很籠統(tǒng)嘛。 這么說起來,還是怪自己學識太深,一下子顧及不到學生們的感受。 那孔東泉接著說道: “做學問最重要的,不是跟學生一五一十的把基礎告訴他們,都到了大學了,要知道自己鉆研了。” “而且,等到以后,學問見長,沒有人能夠這樣教他們東西的時候,怎么辦?” “老師要做的是把學生帶進到一個新的知識的海洋,至于學生能夠航行多遠,就要看學生有多少毅力和鉆研的勁了。” 邊上的老師聞言紛紛點頭應是。 “是的,可不就是這樣么,我剛才都沒有想好怎么說,其實我一直就有這種感覺。” “對啊,大學讀書,可不是高中的應試教育了,全靠自己的鉆研啊!” “我現(xiàn)在就是這種教育方式,給學生打開一個高深的數(shù)學大門,知我者東泉也!” 前面的華耕豪則是一直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著剛才蘇江的方法。 這個知識點,蘇江是這么講的。 那個知識點,蘇江是這么解釋的。 完全沒有在意到身后的這些家伙,講的都是一些什么東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