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哪怕是在木衛五上,軌道交通都仍舊是最方便,最經濟的貨物運輸方式。 在陳岳的指揮之下,大量的工程型機器人被抽調了出來,組成了浩浩蕩蕩的的開路大軍。 排在最前面的是爆破機器人。它們身上攜帶著專用的打孔與布藥工具,遇到山脈或者不平整的地方,直接打孔安上雷管,一通爆炸下來,運輸機器人立刻上前,將碎石都搬到自己的車斗里,拉到旁邊扔掉。 除此之外,還有架橋機器人。 遇到某些凹陷的地方,就到了這些機器人上場的時候。 陳岳摒棄了鋼筋混凝土的建造方案,直接上全鋼架結構。一座座高大的鐵塔從木衛五荒涼的地表拔地而起,將長長的鐵軌直接托舉了起來。 礦產機器人日夜辛勤的勞作著,將無數礦石送到了鋼鐵廠里面。鋼鐵廠轟鳴著,源源不斷的生產出大量的鋼鐵,然后隨之被送入到鑄造廠里,被鑄造成了一根根的鐵軌。 鐵路機器人處理好路基,鋪軌機器人便直接將鐵軌鋪了上去。 相比起地球,在木衛五上修建鐵路可謂輕松愉快。 這里重力太低,便意味著鐵軌不需要承擔太大的壓力,鐵軌材料方面便可以放寬要求。 這里沒有空氣,沒有風,沒有雨水,便不存在氧化與風阻的問題。這里也沒有四處亂竄的小動物,也沒有茂盛的植被,連鐵路護欄都可以省去。 如此一連串的省略下來,陳岳的鐵軌鋪設進度飛快。還不到一年時間,第一條鐵路便鋪設完成。 這一條鐵路連接了核心區與3號鐵礦,采取了雙線設計,中間設有5個車站,分別又聯通了6號、9號、105號、112號、137號,總計五個礦場。 它的總長度高達266公里。 如果不是受限于鋼鐵產能與機器人數量不足的話,這個速度還可以再快一點。 在一號鐵路建成的時候,第一臺火車也建成下線。 它采取了半圓形的設計,以盡可能增加貨運量為第一追求目標。它的車頭則方方正正的,一切以實用為主,絲毫不考慮空氣動力學的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