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舒安歌對知識分子是非常尊重的,她自己平時弄點兒吃的補身體,也不忘悄悄給蔡老伯他們仨送點兒,讓他們補補身體。 最近這兩年,割資本主義尾巴的風潮稍微弱了些,私下倒賣東西的人也多了。 兒行千里母擔憂,原主在江西插隊時,柳爸爸和柳媽媽從牙縫里擠出糧票和錢給她,就為了讓她日子能過得稍微松快些。 柳美珍是個有孝心的好孩子,以前收到爸媽送過來的東西后,她總是小心翼翼的藏著,等回家探親時,再悄悄留給父母。 舒安歌知道形勢馬上就要變好了,于是結束了這場你推我讓,充滿愛心的小循環。 她拿著糧票和錢,在黑市上換了些吃的用的,不到一個月就將自己養的白白壯壯的。 在這個年代,糧食還好說,肉是最難買的,真是拿著錢和糧票都難買到。 買不到,舒安歌就自力更生,夜深人靜時,獨自下水捕魚,或者上山打獵。 石水村大多數地方還沒通電,黑漆漆的夜里,愿意出門的人很少。 山上雖然沒有老虎和熊這種大型食肉動物,但深山里還是有狼和野豬的。 所以舒安歌一直等到身手練出來,能赤手空拳的打一頭狼或者野豬了,這才剛往深山里走。 也不知是運氣好還是運氣賴,山上山下跑了那么多趟,她還碰見過大家伙。 這個年代野生動物保護法,不像后世那樣嚴格,打一些山雞、兔子、狐貍還是合法的。 離村里近的地方,小動物被抓的差不多了,舒安歌干脆大半夜的徒幾十里抓山雞、野兔。 打回來的野味,舒安歌除了自己偷偷煮著吃,還會帶到黑市里去賣。 沒多久,她就把之前花的糧票和錢賺回來了。 舒安歌不忍心牛棚里三個老人家,饑一頓飽一頓的受苦,弄了點兒腌肉,藏到了他們的陋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