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情報源來自一位匿名的好先生,傳達者身份當屬尼古萊·果戈里這名來到圣彼得堡不久后就被招攬入公家機構的少年英才,行動組織是捕鼠嫻熟的第三辦公室負責人。
總而言之,精密謹慎的行動組織和相當不錯的抓捕陣容,在排除情報走漏的可能性外,成功率將近滿分。
——理論上的滿分。
畢巧林只是低頭想了兩秒,就得到了泄密人選:
“是那個人的養子嗎?我還以為好歹會有些情誼的。”
畢巧林說,對于出現在門口的謝德林,半夜閃現在臥室的尼古萊·果戈里——乃至可以預見的外圍被包圍的眾多埋伏,畢巧林不慌不忙。
……至少看起來不像是個被人摸到老巢的國際通緝犯應該有的反應。
“我沒有想到,”畢巧林說,“果然高加索地區才是我的幸運地,一回家就遇見了麻煩。”
“用我那群老朋友的話說——”
“我討厭疼痛,討厭死亡,因為我知道那是什么東西,但唯有失去自由,意志受人操控,最讓我不快。”
“所有的庸才施行欺騙,而我只不過是他們中的一員,可我又的的確確是個多余的人。沒有同伴,沒有人在意理解。過去的我在心底所吶喊的不過如此。”
“異能力看似與操縱使用者無關,但這是真的嗎?對自我尺度的了解,對異能力的嫻熟而非常規化使用,會隱隱導向另一個答案。”
“也就是說。”
畢巧林笑了一下,看著墻上的水果油畫,微微一笑說:“我討厭類別判定,謝德林。”
謝德林沒有因為畢巧林不在意的態度惱怒,而是維持著笑,“萊蒙托夫,你的母親、你的妹妹,你要拋下她們當個懦夫嗎?”
謝德林的事先調查依舊非常充分。
對于他們這些人,抄家滅戶才是常態,乃至威脅起別人,說的也是像閑聊一樣的話語。
找到了沒有抵抗能力的家庭,哪怕有人有能力逃跑,也終將會回來。
“我記得你知道第三辦公處是什么地方,沒錯吧?”
畢巧林唇邊的笑意不經意加深了,他轉而安坐在靠墻的一把高背椅上,做出一副單純無心的樣子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