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是它的意義不止于此。
因為歷史遺留原因,南方的社會經濟模式和社會生產力總量,在南宋時,全方位超過了北方。
哪怕經歷了元朝上百年的民族政策,但是并沒有完全摧毀這個模式。
相反,因為人口,經濟,文化等在北方全方位的倒退,乃至明初的時候,南方的底蘊已經不是北方可以超過。
這是千年以來最大的變化,時代的分水嶺,通俗的講,中原領先的時代結束了。
北平的工業發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南方的資源和商業模式,哪怕形勢比北平工業模式落后,但是多年來的底蘊,如果兩者融合,互相支持,那么先不提南方,對北平的工業化發展,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以鹽商中的代表人物杜松,徽商的代表人物丁英永,乃至南方商人為代表的羅仲恒等。
參加了北平全體商業大會,對北平的商業環境非常滿意。
許多的商人,沒有在會議結束后離開北平,而是逗留在北平,這些大商人大商團,借助這個難得的機會,在北平互相交流。
杜松是最早投資參與北平,在北平做生意的商人之一,所以他受到許多的邀請。
這無疑是對他威望的提升,杜松很樂意參加這些宴請,成為了后來者最好的請教對象。
“我們做生意的,都知道環境最重要,良好的經商環境,才能讓我們順利的做生意。”
杜松坐在主位左手邊第二個位置。
這個位置,按照傳統禮儀,是最重要的客人所坐的位置。
邀請人,也就是主人,自然是坐主位,在主人的左邊,是最重要的,右邊是第二重要的,按照這個順序延伸下去。
但是為了保證客人的盡興和周到,主人和客人之間會有陪客。所以主人左手邊的第一個位置,具備有招待好客人的責任。
這次宴會的主人,同樣是江淮大商人,也是從事鹽商,家里還有涉及木材,藥草行業,名字叫馮勝之。
“杜東家所言,是老道之言。”四十歲左右的馮勝之,一臉的認可說道。
馮勝之,也就是馮家,可以說是鹽商最大的幾家之一,人們都很尊敬。
在馮家中,他們收養了很多學徒,并自己培養,學讀各類商業書籍,例如《成家寶業》此類。
加上馮家家族龐大,背景深厚,可以說是江淮商人風格的代表類型。
“做生意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只有具備這三樣的地方,才能保障我們商人做生意能成功,否則再多的利潤,也不應該輕易的去嘗試,不能被利益迷失了雙眼,否則容易引起災禍。”
馮勝之接過杜松的話說道,在場的人們紛紛附和。
這些大道理,從古至今皆是如此。
哪怕在后世,有些地方經濟的發達,也是因為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
否則資源再好的地方,沒有相匹配的環境,因為被里面的利益所吸引,貿然投資進去后,生意上能成功,但是會在別的方面失敗。
在這些地方做生意,生意失敗是輕的,重則家破人亡。
所以明明是寶地,充滿了機會,可就是沒有商人愿意去投資,因為這個寶地不具備經商環境。
“可北平的中華重工不好對付呀。”宴會中,有人提出擔憂。
“為什么要顧慮中華重工?”杜松好奇的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