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研發司一名技術人員,發明了一種大型傳動裝置,攻克了重要項目的關鍵難題,獲得獎金整整一千糧票,并提升三級,成為八級技術人員,向他祝賀,恭喜他。”
一千糧票。
按照十二兩銀子一年的收入,普工不吃不喝需要攢八十四年。
前幾個月。
有名小礦場主用盡了心思,在老家大戶們的手里也才集資了兩三千兩銀子。
當下北平風頭最大的商人張薄,當初的股本也才不到一千兩。
更不提八級技術人員。
現在可不是最開始蒸汽機工廠的時候了,如今每一級的提升都很難,需要真材實料。
技術人員在中華重工地位是最高的。
福利強,壓力小,工錢高,給個廠長都不換,當然了,許多人更想當廠長。
七級以上的技術人員,哪怕不上班,什么也不干了,工廠都會養著,待遇不變。
“任何一名七級以上的技術人員,享有特別政治地位,哪怕是他犯法,在官府審理過程中,總部文書房要親自參與監督,保障當事人的人身安全。”
“就算是坐牢,司獄司也要提供單間,官府提供不了,那王府親自提供。”
這是朱高熾的原話。
這段話由社會報,技術報,生活報三報一字不改的登報發表。
“任何四級以上的技術人員,在中華重工和中華重工體系不受生產限制,享受福利優先的待遇。”
所以哪怕是張德輝這樣的大商家也留不住技術人員。
那些有本事的工匠,第一選擇是中華重工,第二第三選擇仍然是中華重工。
集中力量辦大事。
這些優秀的工匠同樣需要集中。
只有這種環境下,才能最大限度的刺激工匠們的主動性和踴躍性。
提升級別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實打實的發明或者提高生產效率,也就是技術方面。
另外一種則是帶徒弟。
你本身技術沒有突破,但是你帶出來的徒弟越多,徒弟的本事越強,也可以升級。
所以今年的畢業生中,工匠們同樣搶著要。
小九是最頂尖的一批技術人員。
他帶領的研發司,更像是科研團隊,管理漏洞有很多,經常引起財務部的不滿。
不過研發司是特別的存在,誰也無法管這個部門,朱高熾也不會去管。
同樣。
中華重工太大太雜。
密云分區就有了自己類似研發司的部門。
這些變化都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表現。
只中華重工工人子弟學校今年的畢業生中,有二十三人分到了研發司。
他們的理數分數極高。
第一年的時候。
畢業生沒有受到重視。
兩年里,畢業生的表現獲得了認可和重視。
這些有完善學識,充滿了熱情朝氣,直白的說又好用又好使喚,幾句話就能讓他們激情昂揚。
他們做的事情越多,成果也越多。
有得有失吧。
做的事情的確多,但學到的經驗不提,起碼也加速了對社會的融合過程。
所以今年的畢業生,受到了工匠們的爭搶。
帶出來的徒弟表現越好,是可以提升他們的級別的,無論是名還是利,這些工匠都希望自己招的徒弟有底子。
“你們不要搶,最后還是要學生們自己決定跟隨哪位師傅,你們先回去自己的公房,我會帶隊學生們一個個走訪的。”
小九雖然年輕,可是資歷深本領強,工匠師傅們只能先回去。
二十幾名畢業生很靦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