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沒有喝多少酒,以他的酒量不至于如此大醉。
但是他的確醉了。
當著熱情的當地人們的面,他甚至哭了起來。
這么好的地方,這么好的百姓,可是這不長久啊,最終是要破碎的,楊士奇非常肯定。
而現在,他多么希望自己不那么聰明,懂得沒有那么多。
那就沒有現在的傷心了。
“看起來先生酒量不大,大家不要勸先生喝酒了,先生多吃兩口菜,歇息的房間已經準備好了,被褥都是洗過沒有用的?!?
主人家的老者發話了,其余的人不敢再提喝酒。
楊士奇哭著回了房間。
這就是書中的世界啊,儒家的最高境界,世界大同。
他終于看到了。
可他怕。
因為怕這些懂禮的百姓們,最后迎來了悲苦的打擊,那又是何等的痛苦。
是的。
一戶人家種一百畝地可以,楊士奇不再懷疑。
不但可以種一百畝地,他們還能歡樂的種一百畝地,不用再像以前那樣,用命來干活。
可是天下哪里有這么多的田地。
“北平是想把百姓們都培養成地主,可全大明也才七千多戶的大地主?!?
“那些沒有田地的人們,最后又怎么辦呢?!?
一夜未睡的楊士奇,第二天一早紅腫著眼睛,人們并沒有責怪他,反而擔憂是不是招待不周。
雖然只接觸了很短的時間,但是這位外鄉人是位有學問的人,百姓們深信不疑。
對于有學問的人,百姓們是很尊重的,哪怕是強盜,許多也會禮遇三分。
“先生來得巧,今天是計劃的去糧點交糧的日子,先生有興趣嗎?”
楊士奇點點頭。
雖然不知道是糧點是何物,但是顧名思義,應該就是官府收糧稅的地方。
“要交多少糧食???”
年輕人笑道:“除了留下口糧和種糧,都會交上去嘞?!?
楊士奇嚇了一跳。
“豈有如此荒唐的稅?”
“不是咧?!蹦贻p人連忙搖了搖手:“是去糧點換糧票。”
年輕人仔細解釋了一番。
原來如此。
楊士奇在北平見過糧票,許多商家喜歡收糧票,甚至指點過楊士奇去糧票銀行兌換糧票。
他知道糧票是寶鈔,和寶鈔不同的是,百姓們不愿意使用寶鈔,而北平的人們愿意使用寶鈔。
主人家在把糧食搬到貨車上。
院門外停留著一輛牛車,一輛馬車,裝了整整幾十個麻袋,麻袋里裝滿了糧食。
“一趟運不完,要來回兩趟。”
楊士奇主動幫忙搬運,主人家攔不住,笑呵呵的向楊士奇說道。
“這么多糧食送出去,你們不心疼嗎?”
“心疼啥?”
“這么多糧食放在家里,又要防潮還要擔心鼠蟻,不如早日換成糧票。”
每二十個片井設一處糧點。
在糧點。
門口有好些車輛,都是來送糧食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