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紫荊城的奉天殿外,右邊是春和宮,本來是太子的寢宮,如今安排給了朱高熾,改為皇太孫的寢宮。
春和宮的南門,就是文華殿的區(qū)域,讓朱高熾節(jié)省了不少的時間。
公司和家挨在一起,后世許多打工人夢寐以求的希望。
郭彩蓮又懷孕了。
朱高熾早起,與郭彩蓮一起用早膳。
因為朱元璋的規(guī)章制度,皇宮的伙食節(jié)儉,加上朱高熾也不是喜歡奢靡的人。
于是小兩口圍著小餐桌,桌子上有稀粥,蛋湯,豆腐腦,豆汁,醬菜,饅頭。
一歲半的小兒子,已經(jīng)開始吃輔食。
朱高熾喝完了豆腐腦。
“今日我就不去問安母妃了,你帶著瞻兒一起去。”朱高熾交代道。
雖然媳婦換了,生的兒子肯定也不同。
但是朱元璋取的名,最后又叫做了朱瞻基,朱高熾并沒有意見,一個名字而已。
上輩子自己孩子的名也不是他取的,是老丈人取的。
那時候窮。
窮小子一個,要啥啥沒有,工資也低,低到后來常想,這么好的老婆,當初為啥就愿意跟自己吃苦呢。
聽到彩禮只要五萬,窮小子還是覺得為難,因為家里太窮了,五萬都拿不出來。
最后勉力拿了出來,沒想到老丈人一家還了十萬回來。
買房給錢,生孩子幫忙看。
油米菜是每月不斷。
老丈人一家勤快,從鱔魚到龍蝦,從母雞到雞蛋,每年都能吃到吃不下。
這是什么。
這就是上一代的期盼。
下一代人努力干,同樣再為下一代。
代代接力,傳薪精神。
從鄉(xiāng)村到小城市,從小城市到大城市,為子孫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就是中華民族的內(nèi)核。
才有了哪怕是亞馬遜的原始森林里,都能有華人在那里賣方便面的身影。
所以只要有華人的地方,華人就能成為當?shù)氐母粦簟?
這就是中華文明的偉大之處。
一套完整的傳承。
從拜祖到香火,從香火到教子的傳統(tǒng)社會倫理。
與西方生命由神賜予,與印度生命輪回的思想截然不同的偉大文明。
郭彩蓮看孩子吃飽了,小臉憂慮道:“朱瞻基還有幾個月就是兩歲了,可不可以讀書?”
“哈。”
朱高熾忍不住笑了,這才是初為人母,又緊張又期盼的心情,倒是也能理解。
“這么小的孩子,還沒有長全,能學什么,好好養(yǎng)著,平安長大才是正經(jīng)。”
郭彩蓮就是問問。
她從來沒想到會有今天,想到孩子的身份,她就無法安寧,生怕孩子以后不成材。
“哪怕認得幾個字,皇爺爺也能歡喜。”
“只怕皇爺爺會生氣。”
朱高熾笑道。
朱元璋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如何不懂教育孩子。
一歲的孩子已經(jīng)可以看圖書,但每個孩子的天賦是不一樣的,自然成長就好,否則是拔苗助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