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二十六章 求道的學問家一路向西-《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趙勝提出了曹端此人。

    說明了此人的影響力,已經無法繼續韜光養晦下去,哪怕曹端才三十歲,這樣的人,多半不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失去光澤。

    相反。

    因為大明國力的增加,社會的進步,此人仍然提出了太極說,也就是二元論。

    能被同時代的讀書人所推崇,甚至有人提出曹端是第一人,自古以來文無第一,可見此人的成就,達到了什么樣的地步,乃至于后世都在推崇。

    “叮叮咚。”

    花園里的噴泉,噴出的水灑落到假山之中,四周栽種了常青松柏和五彩斑斕的花卉。

    兩側是兩條長長的走廊,廊檐下掛著古色古香的紅燈籠。

    走廊的柱子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彰顯皇家園林的尊貴氣質,盡頭是不同景色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花園中,每個亭臺樓閣都有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裝飾。

    朱高熾安靜的踩在地面鋪設著青石板路上。

    沒有心思賞看道路兩旁的綠草如茵的草坪和盛開的花卉。

    不遠處,有一座人工湖,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一群悠閑的鴨子在嬉戲玩耍,湖的四周是茂密的樹林和山石,形成了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

    文華殿的花園里,空氣中彌漫著花香和清新的氣息,讓人感到寧靜而舒適。

    平日里不光是朱高熾,還有內閣閣員與文華殿官吏們,經常來到這里散心,成為了文華殿人最多的地方。

    而文華殿已經是大明天下的政治中心。

    這里的一言一行,牽扯天下萬物。

    洪武三十年的時候。

    報紙上經常出現曹端的名頭,過了兩年,此人逐漸“銷聲匿跡”,市面上一夜之間失去了他的身影,人們大多都遺忘了他。

    永樂三年秋。

    曹端的名聲,和他的多元說學問,悄無聲息之間,已經讓各派理論家刮目相看,連北平國子監都以曹端為榮,需要知道曹端才三十歲。

    任何事物的興起,必然符合社會的規律,成為大眾所接受,并且推崇的主流。

    包括清朝同樣如此。

    極度的壓迫下,沒有反抗辦法的百姓們,只能遵權。

    敬重權威。

    簡而言之,投降了,別打了。

    那么在中國古代呢。

    朱高熾仔細的思考,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巨大“怪獸”。

    禮道崩潰。

    孔子也不得不承認,時代不同了,大家不再守禮,于是提出了仁的思想。

    統治者要順應民心,愛惜民力,以政為德,主張恢復周禮,承認制度隨著時代的變化應當有所改良,并提出敬鬼神而遠之,關注人和社會。

    然后是孟子。

    同樣主張施行仁政,以仁愛之心待民,以德服人,爭取民心,提出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

    這就是同樣的貴族征伐的社會下。

    西方和東方的社會風氣卻截然不同的原因。

    西方貴族在領地內,享受一切權利,所有的東西屬于貴族,中國古代也是如此的,只不過呢,儒家為統治者戴上了“無形籠頭”,起碼他們不會在自己的領地內,提出征收初夜權這種,放在東方古代屬于天方夜譚的奇聞。

    東方古代沒有灰姑娘這樣的故事,更沒有王子與民女的童話故事,只有窮書生與小姐,農夫與仙女的童話故事。

    涉及到統治者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壞的,以此來警示統治者。

    為什么儒家打敗了諸家?

    因為時代的局限性下,百姓們推崇儒家,儒家對百姓們最有利。

    乃至于天下重歸一統,并改為了郡縣制,皇權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百姓在皇權面前,沒有任何的反抗手段,統治者可以做他想做的一切。

    于是有了漢朝儒家的改進。

    天人感應,天人合一,除了原本的要求統治者愛護百姓,并拿走了天子的天,用民意代替,成為了社會的統一共識,大大的限制了皇權。

    同時。

    在新時代的大一統環境下,有力的保障了社會穩定。

    后世不少的人常常嘲諷社會穩定。

    因為不懂社會穩定的重要性,所有文明的發展,前提就是內部社會的穩定性,乃至有了穩定壓倒一切的說法。

    包括美國也是如此。

    永遠是兩個派系執政,也是為了追求社會的穩定。

    相反。

    那些真的被口號所迷惑的國家,基本上都陷入了動亂,連穩定都沒有,談什么發展呢,無一不是國家動蕩不止,經濟停滯不前。

    漢朝以強亡,屬于無法控制土地兼并,簡而言之,社會資源被壟斷了,百姓們的人均資源被侵占,和朱高熾要在工業化社會,對資本提出征收遺產稅,本質是一樣的。

    杜絕資本壟斷社會資源。

    兩晉時期。

    社會動蕩不堪,百姓民不聊生,大道崩殂。

    佛道興起。

    人們希望從精神中,找到從苦難生活里解脫的方式,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主流,儒家開始頹敗。

    隋朝的三教歸儒。

    唐朝的三教并行。

    社會的不穩,讓唐朝的興盛無法長久,引發了巨大的陣痛,百姓深受其害。

    吸取隋唐的結局,人們再一次追求穩定的社會,儒家獲得興起。

    同時。

    北宋的儒學家們,通過宋朝的經濟發展,發現了經濟發展促進科學文化進步的現象,引起了儒者們對自然社會科學規律的思考。

    程朱理學因此誕生。

    從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先有理后有物,提出格物致知,認為只有探究萬物才能明理。

    北宋的高度經濟發展,帶來了繁榮的市井文化。

    簡而言之物質文明的發達,而精神文明卻跟不上,社會追求享受,鄙視奉獻等等,和后世的美國有重合的現象。

    北宋外部戰爭的接連失敗,引發了思想家們的反思。

    于是南宋時期。

    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

    同樣是符合當時深受外部侵略之苦的百姓們的需求。

    這些思想,隨著宋朝的消亡,文明的斷絕,逐漸的消失和倒退,乃至于大明光復中華,提出恢復宋制,中華文明才開始復起。

    明初的思想家們。

    同樣吸取宋朝的教訓,從明初的太極說,可見思想家們想要創造出多元社會,從而抗拒君權。

    從周朝開始的向統治者拍馬屁,到約束君權,再到對抗和妥協,終于發展到了要拋下君權。而明初的太極說,發展到心學,進入了強調個人精神的時代。

    心學繼續過渡到明中末期,大量的思想家們在社會上大張旗鼓的提出反圣賢,反皇帝的思想。

    明朝除了前期的皇帝,中后期的皇帝,基本上都被讀書人們所限制。

    唯獨到了明末。

    經濟的破產,讀書人們有責任,他們也無力解決生產力的問題,再也沒有自信說他們做得對,皇權又一次得到了擴張,崇禎對大臣們大殺特殺,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直至進入清朝。

    大明機緣巧合下,各地方組織的破產,絲毫無力反抗,游獵文明的屠戮,高壓的環境下,誕生了尊權思想。

    就是投降了。

    別打了。

    服了。

    也就是后世的辮子精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类乌齐县| 广德县| 准格尔旗| 怀远县| 松潘县| 广东省| 新建县| 财经| 咸阳市| 昌乐县| 札达县| 太湖县| 吉林市| 南召县| 资源县| 康乐县| 八宿县| 通辽市| 彩票| 尚志市| 柳河县| 曲阳县| 顺平县| 鲜城| 牙克石市| 阳城县| 资阳市| 法库县| 商城县| 凤城市| 沙田区| 黎川县| 阳原县| 大名县| 木里| 呼图壁县| 万载县| 吉木乃县| 黑河市| 尼木县| 贡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