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六十章 太子殿下萬歲-《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青銅鼎,也就是后世甘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與后世的高壓鍋設計一模一樣。

    學者根據這個原理,制作出了高壓鍋。

    很快這個專利被買走,又被使用到了蒸汽機上面。

    煤礦產業的發達,催生了大量的技術,學者和工匠們有了更多煤礦的劃分和了解,從裂紋度、氣孔率等方面了解煤礦,更加細分了煤產業的生產效率。

    通過對煤礦的了解,又發展了新的焦炭煉制技術,什么樣的煤礦,可以練到什么品質的焦炭,不同的焦炭,被分別用來煅燒不同需求的鋼鐵。

    工匠們想出了通過水流的方式,煤礦原料給到篩板上。

    蒸汽機帶動篩板循環的運轉。

    通過抽水機帶動的水池,在外力作用下,水流周期性地經篩板孔上升和下降,在水流上升時,煤礦物料升起并松散,水流向下運動時,甚至在此之前,密度大的粗粒已先向下運動。

    隨著床層松散度的減少,粗粒運動變得困難,僅細粒可穿過床層間隙向下運動,稱為鉆隙運動。下降水流停止,分層作用一般暫停。

    接著下個周期開始并繼續分層,最終的結果是密度大的顆粒在下層,密度小的集中在上層,并分別排出。

    這個產業鏈上的變化,數倍增加了效率。

    一處處的變化,合起來就是整體生產力的突破,就算是如此,也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求,新的城市區,新的建筑,新的道路,新的船廠

    最大頭的需求之一,仍然是大鐵道項目。

    而各地建設的發展,海外物資的供應,又讓造船業成倍的提升,帶來了更多的需求。

    越發展,需求越大。

    永樂十一年年底。

    大明科技與技術會如期開辦,全國的優秀學者們齊聚京城,還有高麗人,倭國人,琉球國人,南洋人,西部七省人,這些移居到大明的人才。

    理化獎、發明運用獎、數學獎、生物和醫學獎,文化獎、社會理論獎。

    與當年的北平完全不同,那時候是組辦方想著辦法給別人頒獎,找到合適的人,如今面對各個都有拿得出手成果的學者們,組辦方不知道頒獎給誰。

    把獎項頒給誰都有不服的聲音,讓組辦方坐蠟。

    大明的人才津貼,例如定級為四級的學者,從每個月五毛錢漲到了一元錢,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每個月拿到一元錢的津貼。

    大多數學者不在乎津貼,少部分的學者,雖然在乎津貼,但也有自己的收入來源。

    一個個的學術圈,以四大國子監為主干,形成了自己的圈子。

    馬蓬瀛夫人。

    得到了天文獎,六大傳統獎項之外新誕生的七大獎項,因為馬蓬瀛夫人提出的太陽說,正式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宇宙圍著太陽運轉,改變了幾千年來的宇宙倫理。

    社會理論獎頒給了周承志,一位三十二歲的年輕人。

    他為宋朝正名。

    他的研究里,全面介紹了宋朝的一切,讓人們知道了原來宋朝是這么的偉大,甚至得到了太子殿下的認可。

    后世普通人討論宋朝,對宋朝的看法,主要來自教科書,教科書上的觀點,在介紹宋朝時普遍采用了錢穆先生的觀點。

    他編寫的《國史大綱》首先用到了“積貧積弱”的提法。

    由于錢穆先生在歷史學界的泰斗地位以及這本書本身的影響力,他的這個觀點成為幾十年來歷史學界的主流觀點。

    不過也有很多權威學者于此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國學大師陳寅恪就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緊接著他還在后面作出論斷:“后漸衰微,終必復振。”表明了對于中華文化的信心。

    如果說陳寅恪先生的觀點代表一家之言,那么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教授的結論卻是有根有據,不容置疑。他從經濟學的角度得出和陳先生同樣的結論,即宋朝是中華文明的高峰。

    因為南宋的土地面積小,所以普通人下意識的認為,南宋的糧食產量也會跟著少,而南宋人口多,所以推倒出宋朝對農民壓迫是歷代之冠。

    實際上南宋靠著生產力的發達,通過優秀的生產力,不光在南方開墾了更多的土地面積,讓南宋的田畝數量超過了唐朝,還因為引進和改進占城稻,提高了田畝產量。

    唐朝最富裕的關中地區,稻谷產量每畝兩石,而南宋許多地區大米畝產到了三石,在浙江明州,也就是后世的寧波,一年兩種,畝產突破了六石。

    宋朝的稅賦之高,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才相當。

    但與清朝不同的是,宋朝的財政收入,三分之二以上來自農業以外的稅收,屬于經濟稅收,而不是農業稅收,宋朝高度的科技水平,絕對不是孤獨誕生的。

    宋代的鐵產量,超過了英法兩國工業革命初期的總和。

    宋代的造船業,不僅遠超前朝,并且遙遙領先。

    后世提出的四大發明,有三樣都是在宋朝得到普及和應用,而宋代的發明當然不止這些。

    工程方法、物理學、冶金、石油工業的開端,平民上升的通道

    宋代百姓的生活水平非常高,一些學者按照宋代的稅收和稅率估算,發現宋代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相當于2007年中國的水平,這似乎有點夸張。

    不過世界的學術界,普遍認同的宋代人均GDP水平在450美元左右,相當于中國1949年的水平。

    如果按照宋神宗時稅收7070萬貫,其中農業稅為2162萬貫,其他稅人(主要是商業)為4911萬貫,而農業的稅率為10%,商業稅率為3%估算(假定沒有偷漏稅的),那時的GDP應該為18億貫,約合12.6億兩白銀,按照2012年國際市場的銀價計算,GDP大約為370億美元。

    宋神宗時約有百姓1700萬戶,每戶人口約4~5人,那么總人口約8000萬,人均GDP在450多美元,和麥迪森的估計類似。

    無論如何計算,都說明宋代確實很富庶。

    除了枯燥的數字,各種歷史文獻的記錄都一致表明那時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優越。

    宋代名臣司馬光曾感嘆說:“世風日下,販夫走卒皆著絲襪。”意思是說,連農夫走卒都穿絲質的襪子。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宋代人生活水平普遍較高。

    《水滸傳》里那個沒什么本事的武大郎,住的也是上下兩層的樓房,相當于今天的聯體別墅,這在《水滸傳》中并不是個例,因為書中在城市中很多中下層的人住的都是這樣的樓房。

    《東京夢華錄》中,“更修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酒樓營業時間都非常長。

    書中描述說是“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

    也就是說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不論是否刮風下雨,都開門到深夜。這說明當時商業的繁榮,以及市民夜生活的豐富多彩。

    后世京城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飯館才能開到這么晚。

    第二段介紹這里美味佳肴、干鮮果品如何豐富,作者在這里列舉了一百多種,比如“百味羹、頭羹、新法鵪子羹、三危羹、二色腰子、蝦蕈、雞蕈、渾炮等羹、旋索粉、玉棋子”等等。

    這些珍饈佳肴的名稱,估計很多的美味恐怕后世的資深老饕也未必品嘗過,而且這些美食的價錢還很便宜,一份小吃不過十五文錢。

    宋代官方成立的消防局,安濟坊,養老院,免費公墓.——

    周承志在臺上展開了激烈的演講,獲得了觀眾們的掌聲。

    他的父親周通。

    如今為中部地區糧票銀行負責人,一臉的驕傲。

    大明永樂十二年春。

    朱高熾把政權交還給了朱棣,開始了全國巡視,拉開了第二波督查風波的大幕。

    這是朱高熾入京以來,第一次離開皇宮。

    京城的百姓們擠滿了道路,人山人海,人們高舉燕字旗,大聲呼喊太子殿下萬歲的呼聲,沒有人在意,人們都是這么認為的。

    學生們眼里滿是那架低調的馬車。

    婦孺們露出歡喜的眼淚。

    漢子肩膀上扛著孩童,指著前方告訴孩子,那里是偉大的太子殿下。

    軍戶們騎著馬,紛紛趕來護送太子殿下。

    在朱高熾是身后,追隨了無數的人流。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永福县| 普安县| 安西县| 浦江县| 新津县| 怀仁县| 凤台县| 宜丰县| 姜堰市| 颍上县| 汉寿县| 灵寿县| 崇文区| 汽车| 渭源县| 普安县| 龙游县| 青阳县| 元氏县| 英山县| 内丘县| 永登县| 德兴市| 读书| 宜兰市| 平利县| 武陟县| 阿勒泰市| 朝阳市| 拜泉县| 石嘴山市| 崇义县| 石嘴山市| 历史| 小金县| 抚顺县| 桑植县| 措美县| 韶关市|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