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保衛詩歌?-《重回80:我的文藝人生》
第(3/3)頁
方明華這番話,頓時引起客廳眾人竊竊私語。
“明華,容我插一句。”說話的是坐在壁爐邊烤火的女人,翟永明。
方明華曾經見過她一面,那還是90年,方明華代表秦省作協去川省參加周克芹的葬禮,后來找到尚仲敏,他請吃火鍋叫了一個曾經的詩人作陪,其中就有剛剛從美國回來的翟永明。
不過在那次聚會上,大家都沒聊詩歌。
現在聽翟永明插話,方明華就停下來微笑示意。
翟永明說道:“按照你的意思,既然你認為詩歌無須保護,那我們就冷眼旁觀,任其自然衰落?”
這話有點尖銳。
大家都看著方明華。
方明華笑了笑,喝了咖啡,突然對著坐在角落里的北島說道:“北島老師,你還記得80年,《當代》雜志社舉辦了一次詩歌征文大賽?”
“記得。”北島嚴肅的面容露出一絲笑容,繼續說道:
“那一次,你的詩歌,還有舒婷、顧城、還有我的都獲獎,但具體是什么詩歌我已經記不清了。”
“嗯,我記得你寫的是《雨夜》,舒婷寫的是《惠安女子》,顧城的是《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我寫的是一首小詩叫《預感》”
“對,好像就是。”北島贊同。
方明華沒有回答翟永明的問題,突然和北島聊起往事,大家有點驚訝,不過也沒出來打斷,聽他們倆在聊往事。
“就在頒獎會上,主持人也就是《當代》雜志的副主編張仲鄂,要求獲獎選手發言談談對詩歌的看法,到我這里我婉拒了。”
“就是,張主編有些失望,當時你可是獲獎選手里年齡最小的。”北島笑道。
“其實,我當時是準備好發言稿的,不過我覺得當時有些不合時宜,因為我的發言內容很悲觀,看著當時大家熱火朝天討論詩歌美好的未來,我不想給大家潑冷水.但今天我想把我當時發言稿主要內容給大家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