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上下相制-《風雨大宋》
第(2/3)頁
秦副指揮使嘆了口氣:“不瞞運判,我們并不是不想按衙門定的來,而是實在做不來。以前我等在河邊拉纖,大字不識,哪里會算修路要動多少土石,費多少工——”
杜中宵淡淡地道:“不會就學,一時學不會就去請人幫著做!你們強要按著自己的辦法來,就要承擔后果!我不管你們怎么樣,時限到了,路卡在你們這里,我處罰你們兩位指揮使!”
秦副指揮使一時無語,站在那里不知道該說什么。
杜中宵前天就到了,也曾出去巡過兩次,但只是看,從沒有插手各村事務。孫指揮和龐都頭吵了好幾天,秦副指揮使向杜中宵報了幾次,杜中宵一直不聞不問。這種態度,也是龐都頭底氣十足,吵得越來越激烈的原因。指揮使做事不公,怪得誰來?
在秦副指揮使看來,事情解決很簡單。杜中宵帶了不少人,隨便派兩個出去,幫著把用工粗略算一算,重新分配給各村就解決矛盾了。自己幾次來報,暗示了幾次,杜中宵偏偏就是不如做。甚至秦副指揮使有時候覺得,杜中宵就是故意要看他們麻煩,到時候好處罰。
站了一會,見杜中宵絲毫沒有幫著解決爭端的意思,秦副指揮使只好嘆口氣,轉身離去。
蘇頌走上前,低聲道:“下面官員爭吵,朝廷臉面無光。左右無事,不如我過去看一看,幫著他們重新分配一下,各村公平,也沒這么多爭端了?!?
杜中宵道:“這一次是我們剛好在這里,可以幫他們,以后呢?管著十個村子,這種日常爭端不知道有多少,我們能管幾次?這次是修路,過幾天還有挖渠,以后還有放水澆地,管得過來嗎?做到這個位子,就要學會這些事。糊弄一次,還能糊弄一輩子?”
蘇頌道:“這也怪不了兩位指揮使,他們以前屬下廂軍拉纖,現在來種地,不會也平常。官是朝廷封的,總不能不做?!?
杜中宵搖了搖頭:“朝廷封官,也沒讓他們做一輩子。一月以前,我就命各指揮使和都頭,自覺得管不了屬下村莊,及時報營田務衙門,另外安排職事。官階不變,俸祿不變。結果呢?只有一個都頭兩個副都頭自愿改了職事,現在青臺鎮做得好好的。哼,剩下的這些,自覺這個官做著簡單,而且管著這么多地,這么多人戶,好大威風,好大油水,就是不肯走!他們既然不走,就要把事情做事好好的!”
蘇頌嘆了口氣,心中覺得杜中宵過于急了,實在有些不妥。
急嗎?當然急。帶著兩萬人戶到唐州來營田,是做榜樣摸索經驗的。幾個月后,陸陸續續還會有更多的人來,營田范圍還要擴展到其他州軍。杜中宵選這個五個營做模范村莊,就是要摸索出經驗來,形成制度,以后推廣到其他地方去。到冬天天下州縣都會編條例,由朝廷統一匯集成冊,營田務也不例外。有了制度約束,后面的事情就會順利許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延安市|
永春县|
通渭县|
苗栗县|
镇坪县|
稷山县|
乌审旗|
中阳县|
山东|
垣曲县|
杭锦后旗|
顺昌县|
慈利县|
聂拉木县|
青海省|
长武县|
益阳市|
广饶县|
专栏|
黔西县|
恩施市|
文安县|
永登县|
界首市|
措勤县|
潜山县|
文化|
清流县|
华蓥市|
青州市|
康平县|
三江|
精河县|
孟津县|
杨浦区|
资源县|
家居|
铁力市|
正阳县|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