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游戏软件,类似车行168的软件,单机游戏内购破解平台,今日打牌财神方位查询老黄历

淺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及其預防論文

時間:2022-04-21 14:46:39 財務稅收 我要投稿

淺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及其預防論文(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淺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及其預防論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淺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及其預防論文(精選5篇)

  淺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及其預防論文 篇1

  摘要:

  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造假問題日益嚴重,造假案件頻繁出現,嚴重干擾投資人、債權人和監管機構的正確決策。文章以此為切入口,剖析了財務造假動機,提出了建立防范機制的重要性,呼吁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

  關鍵詞: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防范機制

  研究上市公司的造假動機,并從財務造假的動機入手,建立財務信息造假的防范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上市公司的造假動機,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監督機制。

  一、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機

  1.上市公司造假的內在動機。會計法制建設不完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為此,國家陸續頒布了以《會計法》為中心的一系列法規、制度,改變了無法可依的狀況,但由于沒有與會計法配套的實施細則,使會計法難以得到充分的實施。按照會計法規定,企業負責人要領導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執行會計法,保證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準確、完整。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和企業負責人的法制觀念關系十分密切。一些企業負責人法制觀念不強,為追求個人和企業不正當的經濟利益,指使會計人員故意弄虛作假,對內對外搞兩套賬與兩種表,一套較為真實的對內,而另一套虛假不實的則對外,欺上瞞下,撈取私利。

  2.上市公司造假的外在原因。企業經濟自律固然重要但光靠遵紀守法沒有強有力的外部監督是不行的。我國目前雖有代表國家利益的財政、審計、稅務機關的國家監督,以及初步建立的民間性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實行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社會監督。但由于相關法律的完善配套以及各事務所缺乏獨立性,致使在對企業會計信息審計過程中存在權錢交易。于是,出現提供假驗資報告,或進行虛假不實的資產評估,或對財務報表進行過場審計,或提供掩蓋事實真相的審計報告等問題,因而使得會計信息中的水份越來越多,可信度明顯降低。可以說,不能有效地對企業進行外部監督,也是誘發企業會計造假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博弈分析

  提供會計信息是市場經濟對企業的基本要求,但是企業是否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則取決于真實會計信息能夠帶來的利益。利益追逐是會計造假的潛在動力,這一潛在動力能否成為現實動力取決于會計信息披露的環境。

  假設存在兩個企業,他們存在共同的利益驅動,會計行為都有“會計誠信”和“會計造假”兩種選擇,在選擇會計行為時,他們沒有信息溝通,可以估計會計行為的收益,企業會計行為不受監管或監管很弱。這是一個類似于“囚徒困境”的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如果存在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造假者獲得相對收益,而誠信者卻獲得了相對懲罰),那么,必然造成“會計造假”的博弈均衡。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調整收益矩陣,改變博弈規則,使誠信企業能夠獲得更多利益,造假者必須承擔更大的懲罰。

  從經營者的投資者的關系角度看,兩權分離條件下,經營者往往具有“會計造假”的自然動機。但是,會計是會計信息的直接生產者,經營者的造假動機能否實現取決于會計的態度和行為,這就形成了經營者與會計之間的博弈。與企業間的靜態博弈所不同的是,在正常情況下,會計受雇于經營者,其造假動機遠遠低于經營者,而經營者往往采用威逼利誘的手段使會計與之合謀。所以,在提供會計信息時,會計的態度往往取決于經營者的態度,二者之間存在完全信息動態博弈。經營者在會計造假行為中處于主動地位,經營者應承擔會計造假的主要法律責任。如果提高檢查效率,加大懲罰力度,使經營者的造假成本足夠大,經營者將不會對會計采取威脅行為,會計將進行誠信操作。

  三、防范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機制選擇

  建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內在監督機制。內在監督機制是股份公司內各利益主體依靠內在賞罰機制實現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的監督機制。股份公司內在監督機制能否建立的關鍵是能否設計出一套科學合理的委托———代理契約制度,規范內部治理結構。

  (1)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公司章程約束機制。公司董事和董事會要忠實履行“委托兒”職責,負責管好自己的執行機構。經理要依章程和職責行事。監事會切實地監督公司的財務收支,對經理進行監督和約束。在實行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公司,要盡快按《公司法》的要求進行職務分設,防止出現董事長、總經理和監事共同對公司的“內部人控制”。

  (2)建立股東對經理的強力約束機制。股東大會要定期審議公司財務報告,嚴格評估經理的經營業績,并決定對經理的聘免撤換。

  (3)建立管理參與制,有效監督經理的日常經營活動,防止會計舞弊行為發生。管理參與制是使處于服從地位的雇員或其代表有機會參與決定公司發展目標的決策,監督經理的日常經營活動。管理參與制是對經理管理權力的再分配,即對雇主與雇員之間的不平等權力關系進行的調整,從而使掌權者的權力受到更多的約束,使服從者的權利和自主得到提升和補償,從而實現權力的監督、約束和平衡,以防范經理實施會計舞弊等道德風險行為變為現實。

  (4)建立健全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由于股份公司各種經濟問題都會在會計上得到不同程度地反映和體現,因此,內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防范會計舞弊、預防假帳發生。

  內控制度包括組織機構(包括會計機構)

  1.控制制度、記錄控制制度、業務處理程序控制制度、會計人員素質控制制度、會計憑證、帳簿及報表控制制度等。

  2.建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外部監督機制。設置外在監督機制的思想是建立在對人的趨利避害的利已動機的假定基礎之上的。因此,當外在的監督機構對規范所允許或鼓勵的行為進行獎賞時,人們將強化這種行為;而當外在監督機構對規范所禁止的行為進行處罰時,人們將避免這種行為。為防止股份公司實施會計舞弊行為,必須有健全而強有力的外部監督,至少包括:

  (1)運用《會計法》、《公司法》等法律武器,強化對股份公司的法律約束機制。會計舞弊行為被發現后,要嚴肅處理,給公司造成財產損失甚至導致公司破產的,要依法追究經理人員的該職責任,并實行嚴格的經理市場禁入制度,不能“易地做官”;觸犯刑律的,要依法懲處。

  (2)加速培育職業企業家,建立健全經理人員職業檔案制度。建立職業經理市場后,經理人員的職業檔案信息將會極大地影響經理市場對他的需求及其“均衡價格”,包括會計舞弊在內的所有道德風險行動會導致他被人取代,甚至身敗名裂。職業經理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將為經理人員營造一個充滿誘惑和壓力的奮斗環境。

  (3)強化金融機構和稅務機關對股份公司的有效監督。

  金融機構與股份公司的往來頻繁,其收支狀況有詳細及時的了解,稅務機關每月根據申報審核催繳稅款,對其會計報表有較好的把握。因此,建立金融機構和稅務機關對股份公司的監督機構可以防范其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

  (4)證券交易所和證券監管機構要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信息公開制度,嚴格執行真實、全面、及時、準確等信息公開有效標準,迫使上市公司接受廣大公眾的公開監督,以防止上市公司通過會計舞弊制造虛假信息的違法行為,從而建立起證交所與證券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會計行為的監督機制。參考文獻

  [1]鄭朝暉.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及偵察研究[J].審計研究.

  [2]李麗青,師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博弈模型及實證分析[J].求索,2004,(8).

  [3]孫健.上市公司審計風險分析[N].中國財經報,2001-03-21.

  [4]郭偉.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幾點思考[J].山東煤炭科技,2004,(3).

  淺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及其預防論文 篇2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

  近年來,上市公司會計造假現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不僅嚴重地挫傷了廣大投資者的信心,破壞了證券市場健康運營的秩序,更使會計執業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信譽危機。治理上市公司會計造假行為的任務非常艱巨,同時對上市公司、投資機構、中介機構、媒體等各方面的治理,直接關系到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

  一、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問題的原因

  上市公司是證券市場發展的基石,深刻剖析上市公司造假事件,有助于規范上市公司的市場行為,維護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維護證券市場的三公原則和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一)企業管理當局和控股股東有操縱會計信息的要求

  第一,上市前為取得上市資格和較好的發行價格。在我國政府調控干預下的公司上市,財務資料成為后期上市運作的關鍵因素。為達上市目的,不少企業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造假批文、假帳單,虛假編造公司上市前三年的財務報表等等種種造假行為便紛至沓來,形成了對企業資產、利潤、負債的虛構。如活力28、藍田股份、紅光實業、大慶聯誼、黎明股份,麥科特等。

  第二,上市后為取得增資擴股資格。企業上市之后要想從證券市場再融資,就必須保持一定的贏利水平來達到凈資產收益率等相關要求。不少上市公司靠自身主營業務的正常經營是達不到融資條件的,為了達到配股及格線,那些盈利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仍然會想盡一切可能的辦法,創造條件爭取實現配股愿望。

  第三,為免于特別處理或摘牌。如果某上市公司出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異常,投資者難以判定公司前景,權益可能受到損害,證券交易所有權對該公司股票交易實行ST、PT處理。上市公司管理層和地方政府深感壓力沉重。因此,一些上市公司為免于特別處理和被摘牌,也會產生會計造假的動機和行為。

  (二)中介機構協助上市公司造假

  中介機構主要有:資產評估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證券商、律師等,他們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介機構為爭客戶、搶市場對擬上市公司及己上市公司的造假行為視而不見。審計《檢查結果》批露的十個主要問題中,包括中勤萬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掩蓋違規擔保損失虛增利潤一例、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逃避稅收一例和中鴻信建元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掩蓋擔保事項一例,都屬于對該上市公司進行審計,已經查明上述問題,但其注冊會計師未予以指明。

  (三)國家稅務部門縱容上市公司造假

  各級稅務部門的經濟收入直接與其任務的完成情況相關,由于利益的驅動,有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門為維護地方或部門形象,為完成征稅任務,有意識地引導企業會計造假,行政干預銀行貸款給企業,以解決企業虛報利潤應上交稅收的資金,對虛假的會計信息聽之任之。

  (四)中小股東的投機性

  在“一股獨大”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東需要通過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掩蓋其侵害中小股東利益的非法活動,借以轉移上市公司利潤或長期占用上市公司資產。中小股東投機性過強,往往只注重股票的二級市場表現而不關心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經營成果,不能形成合法組織或相關利益代表維護自身權益。

  二、對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問題的建議

  (一)優化股權結構

  在我國上市公司中“一股獨大”和流通股過于分散的現象非常普遍,導致關鍵人(內部人或控股股東)大權獨攬,集控制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于一身。不改變公司一股獨大的局面就不能從根本上約束虛假會計信息的問題。通過適當降低股權集中度,在一個公司內形成幾個相對較大的股東,公司治理結構就可能比較健全,會計信息的生成、提供就不會輕易地受制于關鍵人。

  (二)建立中小股東權益保護機制

  借鑒國外經驗,建立中小股東權益保護機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積極鼓勵中小股東參與股東大會,提高中小股東對公司治理的參與程度。

  (三)加強中介機構監管力度

  我國證券市場的眾多會計案件中,瓊民源、銀廣夏、紅光實業都或多或少與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有關,應加強對中介機構尤其是注冊會計師的監管。《刑法》、《公司法》、《注冊會計師法》等法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中,對企業會計信息造假、注冊會計師審計舞弊、失誤等失信行為都有相應的處罰條款。一方面要嚴格法律的執法工作,對失信者依法嚴厲制裁;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明確誠信責任,細化由法律制裁的失信行為及制裁力度,便于執法操作。

  (四)提高董事會的獨立性,積極推行獨立董事制度

  建議修訂法律時對董事會及董事在會計信息披露事務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做出更為嚴格、具體的規定。積極推行獨立董事制度,降低執行董事在董事會成員中的比例,強化董事會代表全部股東行使職權的功能,改變董事會由控股股東操縱的狀況,淡化董事會直接參與經營管理的職能。

  (五)加強監事會的監督

  監事會具有監督企業財務、董事和經營者行為的職權,在維護所有者權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監事的提名、任命權受到關鍵人的控制,導致其不能獨立地履行職責。目前應提高監事的素質及獨立性,強化監事的監督職能,改革監事會的成員構成,允許主要債權人擔任公司監事,健全對監事會成員的激勵約束和淘汰機制。充分賦予監事會實際的監督權。

  (六)建立股東損失賠償制度

  一是凡因公司披露虛假會計信息而導致股東受到損失的,應由該公司及其董事會負賠償責任;二是凡注冊會計師有違反《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準則》等法規的行為,為公司出具虛假的審計意見,從而導致股東受到損失的,應由該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負賠償責任。對嚴重違法違規給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失的失信行為的處罰,應由目前的行政處罰為主,逐步過渡到行政處罰與經濟處罰并重,通過法律的強制性對失信行為起到有力的防范作用和震懾作用。

  (七)完善會計法規體系

  會計行為的嚴肅性靠會計法規來保證。國家要根據新的經濟情況及時地調整會計制度,不斷建立和完善以新的《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為核心的配套法律法規體系,及時調整和解決新舊法規之間的矛盾和不協調之處,避免執法時出現漏洞。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制度,使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

  會計造假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通過加強教育、夯實法治建設基礎、加大行政、刑事處罰力度,完整的會計信息時代必將到來。

  淺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及其預防論文 篇3

  【摘要】我國上市公司經常出現財務報表造假行為。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現象的成因及造假手法,提供了鑒別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方法,可為投資者規避風險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提供參考,對相關部門制定決策也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上市公司 財務報表 造假

  目前,我國已有1500多家上市公司,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主力部隊,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的正常運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是對外發布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國家經濟的“晴雨表”,是相關部門制定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投資者賴以進行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所以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可靠性就顯得特別重要。然而,從銀廣廈到格林柯爾,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行為遠未絕跡,使眾多投資者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了資本市場的正常發展。雖然監管部門加強了治理,但目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造假現象仍一定程度存在,帶來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有鑒于此,本文探討了財務報表造假的成因、危害與鑒別方法,從而使投資者能夠認清上市公司的經營現狀,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同時也可為相關部門的監管提供借鑒。

  一、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造假分析

  (一)內部原因

  公司組織結構的缺陷。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是由國有企業改制或由國家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投資興建而來,加之《證券法》中關于企業改制過程中其國有凈資產的折股比例不得低于65%的規定,使得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表現出國有股一股獨大、內部人控制的現象突出,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也不能真正起到對公司經營管理層應有的控制作用。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還在摸索階段,企業經營者往往既是被審計人,又是審計委托人,在審計交易中掌握著審計機構的聘用、續聘和審計費用的標準等內容,作為第三方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獨立性往往嚴重受限。

  財務造假行為帶來的利益驅動。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有著明顯的內部利益驅動。公司高管的薪酬福利與企業業績直接掛鉤、企業取得銀行貸款受到一些財務指標的影響、發行新股融資等行為也與諸多財務指標直接掛鉤。這些因素都使企業希望自己的財務信息盡量就高不就低。在企業進行財務造假的之后確實給一些財務信息相關者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這更增加了企業自身進行財務造假的利益沖動。

  (二)外部原因

  會計理論與會計方法的缺陷。從會計確認基礎來看,權責發生制是會計確認的基礎。該理論雖然較好地解決了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問題,但它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即在確認過程中加入了主觀的`方法。隨著經濟的發展,需要主觀確認“量”的機會越來越多,這種主觀性確認導致財務造假的可能性就越大。會計計量理論是企業財務造假的一個外部原因。首先是計量單位問題。會計的四大基本假設之一是貨幣計量假設,但貨幣計量本身具有局限性。其次是計量屬性問題。目前最基本和常用的是歷史成本計價法,新會計準則應用后,會計計量屬性中增加了公允價值、現值、重置價值、凈現值等計量屬性。雖然,計量屬性的增加提高了財務信息的實用性,但是這增大了企業對財務信息調節的余地,增大了財務造假的回旋余地。

  會計制度、會計準則本身的不完善。當前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賦予企業充分的自主權,與之相適應的會計改革也要求給予企業較大的會計政策選擇權。同時,法定會計政策也趨向于為企業提供更大的會計政策選擇范圍。會計方法選擇的多樣性也會加大會計信息失真產生的可能性。另外,國家法規、會計制度、會計準則都是由人來制定的,各種規范本身就不能完全符合客觀實際,因而在此指導下所產生的會計信息就有可能偏離實際情況,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我國上市公司的監管部門監管不力是造成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證監會承擔著對上市公司的資格審查、日常監督管理、維護證券市場穩定的重要任務。但由于上市公司監管的信息量極為巨大,尤其是近幾年頻繁出現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的事件使得我們對其日常監管的效率產生了懷疑。監管不力,公司高管違規成本太低助長了其造假行為,甚至出現了前證監會副主席這樣的官員,嚴重影響了其公信力。此外,國家的財政部門和稅務部門對我國上市公司頻發造假事件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這些監管部門的監管失職,監管方法、理論落后與我國當前體制的不盡合理有著重要的關聯。

  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造假的危害

  (一)不利于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

  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是資源的優化配置,即通過上市為那些業績優良,有發展前景的公司集中社會資源。在我國,上市公司是那些被認為經營業績優異的企業,它們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進行財務報表造假,這種行為掩蓋了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從而較容易地獲得投資者的大量資金,造成資源利用率低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缺乏了可靠性、真實性之后,增加了國民經濟的不確定因素,誤導國家對目前宏觀經濟形式的判斷,直接危害市場經濟的正常運作。同時這類上市公司往往股價過高,容易造成泡沫,危害資本市場的穩定和發展。

  (二)阻礙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注冊會計師行業內部競爭激烈,喪失了獨立性的注冊會計師對公司財務報表的粉飾行為視而不見,少數會計師事務所為了拉攏客戶而競相壓價甚至與企業串通共同作弊,這種惡性競爭的直接后果是事務所過度依賴客戶,在執業中處于被動地位,也使得注冊會計師在公眾中的公信力受到嚴重質疑。如果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造假的行為得不到有效遏制,注冊會計師行業只能畸形發展,無法發揮其正常的經濟監督作用。

  (三)影響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要進行粉飾就需要內部會計人員的積極參與,盡管有些會計人員不是出于自愿參與造假,但迫于管理者的壓力或某種利益誘惑對財務報表粉飾提供幫助或者親自對財務報表進行造假。這種行為造成了整個會計行業空前的信任危機,人們對會計從業人員普遍持有一種懷疑的態度,這種態度對會計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現有從業人員的執業環境和行為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四)危害企業的長期發展

  企業高層在決策時以財務報表為主要依據,不能正確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信息給決策者以錯誤的導向,導致決策失效,給企業造成損失。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將危害企業的長期發展。

  (五)為活動提供方便

  財務報表粉飾本身必然會造成管理的混亂和內部控制漏洞百出,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為活動提供方便,滋生。

  (六)危害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一份真實、可靠的財務報表是最能反映上市公司全面信息的工具,廣大投資者主要是依據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投資決策,通過對報表數據的計算分析判斷其投資價值。然而,上市公司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后使財務報表失去了原有的特性和作用,這種會計信息不對稱在很大程度上誤導投資者的決策。這種粉飾過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終究是短期行為,一旦破滅,不僅直接造成投資者的經濟損失,而且還會引發信用危機,使投資者對投資環境喪失信心。

  三、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造假鑒別方法

  我國上市公司造假的主要手法是虛增利潤,以達到上市、配股、增發、抬高股價等目的,當然也要少數上市公司基于扭虧及利潤平滑需要,可能會虛減利潤。財務造假手法一般有以下幾種,主要目的是虛增資產、收入和利潤,虛減負債、費用。

  (一)收入調整手法鑒別

  上市公司的收入調整是其財務造假的一種最重要的手段。收入造假主要有以下方式:虛構收入。有幾種方法,一是產品不出庫,但作銷售入賬;二是對開發票,確認收入;三是虛開發票,確認收入。提前確認收入。這種情況如:一是存有重大不確定性時確定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適當運用;三是在仍需提供未來服務時確認收入;四是提前開具銷售發票,以美化業績。推遲確認收入。延后確認收入,也稱遞延收入,是將應由本期確認的收入遞延到未來期間確認。與提前確認收入一樣,延后確認收入也是企業盈利管理的一種手法。

  (二)資產減值準備手法鑒別

  由于資產減值會計內涵復雜性,決定了同樣一項資產有不確定性的價值,因為資產減值實際上是摻雜企業管理當局主觀估計的一種市場模擬價格,資產減值的不確定性給企業管理當局利潤操縱提供了極大的空間。資產減值計量難度更大,甚至大大超過上市公司財務部門及審計師的職業判斷能力,除非尋求專業的不動產及無形資產評估師幫助外,否則根本無法得出恰當的資產減值標準,從而影響減值準備計提的正確性。這就更為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操縱利潤提供了空間。目前,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玩會計數字游戲,主要是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推遲或提前損失,典型表現為某個年度出現巨額虧損,下一年度再調節回來一部分準備以達到調節利潤的目的。

  (三)非經常性損益事件手法鑒別

  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正常經營損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發性損益,例如資產處置損益、臨時性獲得的補貼收入、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利息、合并價差攤入等。非經常性損益雖然也是公司利潤總額的一個組成部分,但由于它不具備長期性和穩定性,因而對利潤的影響是暫時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為公司管理盈利提供了機會。

  (四)虛增資產手法鑒別

  有如下操作手法。多計存貨價值:對存貨成本或評價故意計算錯誤以增加存貨價值,從而降低銷售成本,增加營業利益。或虛列存貨,以隱瞞存貨減少的事實;多計應收帳款:由于虛列銷售收入,導致應收帳款虛列;或應收帳款少提備抵壞帳,導致應收帳款凈變現價值虛增;多計固定資產:例如少提折舊、收益性支出列為資本性支出、利息資本化不當、固定資產虛增等;漏列負債:例如漏列對外欠款或短估應付費用。

  (五)資產重組手法鑒別

  用資產重組調節利潤。企業為了優化資本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完成戰略轉移等目的而實施的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便是資產重組。然而,近年來的資產重組很多發生在大量的ST公司。許多上市公司扭虧為盈的秘訣便在于資產重組。通過不等價的資產置換,為上市公司輸送利潤,目前仍然是利潤操縱的主要手法之一。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手法還有很多,并且越來越呈現復雜多樣性,也為相關部門的監管和投資者的鑒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淺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及其預防論文 篇4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國能源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類型,研究了我國能源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發生的內外部影響因素,就如何防范我國能源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字:能源企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防范

  作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能源上市公司在近幾年得到了蓬勃發展,公司的數量、規模及其資金的投入量逐漸增大,然而能源公司屬于高投資、高風險行業,面臨較為嚴重的財務風險。因此,如何防范能源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我國能源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并提出了防范我國能源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有關措施,這對我國能源上市公司經營者改善公司經營、防范財務風險的出現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一、財務風險及能源上市公司的概念

  (一)財務風險的概念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受到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使企業的財務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存在一定偏差,進而給企業帶來損失。財務風險是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

  (二)我國能源上市公司概況

  本文將能源定義為能直接取得或通過轉換、加工從而獲得所需能量的各種資源的總稱,包括其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依據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結合“能源”的定義,截至2015年,我國滬深兩市能源上市公司共有135家,主要分布于三類國民經濟行業。

  二、我國能源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類型

  (一)能源上市公司的外部財務風險

  1.政策性財務風險政策性財務風險是指由國家發布的相關政策對能源行業的資本運營等方面產生的風險,舉例來說,國家的利率調整、財稅政策以及貨幣政策變動與調整等。

  2.能源行業的金融性財務風險我國目前的金融資本市場還沒有發展完善,然而隨著能源行業的進一步改革,資產重組行為和產權交易行為的不規范,導致資本運營效率難以提高。

  (二)能源上市公司的內部財務風險

  1.籌資風險能源行業目前面臨籌資的需要,同時也存在收益不確定的情況,因此就會產生內部財務風險,除此之外,無法定期償付本息也會構成財務風險。

  2.資產風險以電力企業為例,資產風險是比較普遍的風險,并且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危害。電力企業雖然擁有較大的資產量,但是其質量不佳,加上電力企業資產的產權較為模糊,不良資產居高不下,賬面資產與效能資產差異較大,外欠電費巨大,導致了較大的資產結構風險。

  3.投資風險就電力企業而言,隨著它的持續發展,電力企業參與了越來越多的投資活動。對于電力企業的長期投資來說,由于期限比較長,因此難以避免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如工程質量情況、資金到位情況和工程進度情況等,這些都會對投資回報率產生較大影響。

  三、我國能源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國家政策在低碳經濟的影響下,政府進行的宏觀調控是影響能源行業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國家對能源的需求以及供給和價格進行調整、控制也有可能使能源的供需出現失衡,價格下調的政策使得公司的利潤減少,財務風險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因此,國家政策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導致能源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

  2.行業競爭我國目前的能源體系依然不夠完善,能源行業的進入門檻和退出壁壘相比其他行業也普遍偏低。同時,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能源行業可獲得利潤的空間巨大,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很多企業紛紛涉足該行業,給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內部競爭壓力。

  3.信貸風險能源公司如果想要長期健康地發展,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然而,由于能源行業需要的資金量較多,一般企業法人的自由資金無法滿足其需求,因此大部分資金都來源于銀行。如今國家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信貸資金規模在不斷的收縮,這對能源公司而言就造成了融資困難的問題,進而造成能源公司的財務風險。

  4.技術創新風險雖然創新是一個企業得以長久保持良好發展的保鮮劑,但是作為創新中的重要一類,技術創新是一把雙刃劍。若技術創新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會提升能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而提高企業的價值,但若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則會給企業帶來人力、財力等財務風險,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內部因素

  1.財務關系復雜由于能源企業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能源的開采與加工方面,公司與公司之間的資金管理和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導致資金使用效率較低,資金流失現象嚴重,無法保證上市公司資金的安全與完整,更有可能給能源上市公司造成財務風險。

  2.財務決策不科學財務決策不科學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主要原因,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決策事項的未來結果受能源行業制度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二是決策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這會導致資金的回報率偏低。上述兩個方面會造成資本結構缺乏科學的規劃,籌資綜合成本過高,資產負債比率高,負債比重進一步加大,財務風險增加。

  3.財務管理人員風險意識匱乏在日常的實際工作中,財務管理人員往往習慣用自身權力而不是專業的財務管理知識去管理財務。公司內部所謂的專業人士專業素養也普遍偏低,這就使得資金的使用效率無法達到最優化,這種情況日積月累就會造成公司財務風險的逐步累積,最后危及公司的長遠健康發展。

  四、防范我國能源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措施

  (一)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影響能源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外部因素是必然存在的,對能源上市公司財務風險也有重大的影響。為了防范能源上市公司的外部財務風險,應該對不斷變化的能源行業大環境進行認真仔細地分析和研究,把握其變化規律及趨勢,適當調整財務管理的政策并改變管理方法,提高公司對財務管理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以及應變能力。

  (二)加強內控制度建設

  能源公司為了提高自身的運營效率,有必要加強內部財務治理,防止財務信息的失真。同時,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識別與控制能力。公司內部應建立風險評估組織以及日常管理機構,對不同類型的投資項目應當做到事前風險評估、事中風險評估以及事后風險評估。在保證信息基本對稱的條件下,嚴格執行公司制定的內部控制機制。

  (三)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

  公司應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中最為重要的組織結構即為法人治理結構,這是目前最為科學的制度,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會依據公司法的各項規定,各司其職,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公司在長時間的運營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財務風險,進而制約公司健康發展。因此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能源公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建立員工激勵責任機制

  激勵機制是法人治理結構有效運作的動力,而薪酬激勵制度屬于激勵機制的核心。有效的薪酬激勵制度能促使管理者減少個人機會主義行為,降低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同時,健全的崗位責任制既能防范公司的財務風險,又能確保公司財產的安全,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因此,把激勵與責任結合起來,建立員工激勵責任機制,能夠有效防范能源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

  (五)提高財務管理的精細化與科學化

  科學決策是財務風險的重要環節,為了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財務風險,財務決策的正確與否與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關系密切。因此,為了更好地防范財務風險,公司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決策方法。這就需要公司的決策人員在決策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影響決策的各種可能因素,并且對各種可行方案進行系統地分析與評估,從中選擇最優決策方案來防范公司的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吳超鵬,吳世農,程靜雅.風險投資對上市公司投融資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12(01).

  [2]李維安,戴文濤.公司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關系框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04).

  [3]李蘭云,張璇.新能源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響因素研究[J].會計之友,2013(02).

  淺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及其預防論文 篇5

  一、后金融危機時代對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影響

  (一)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界定

  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特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這是一個結構調整、需要付出代價的時代;第二,這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產業升級的時代;第三,這是一個需要制度來支持技術創新的時代;第四,這是一個壟斷與反壟斷斗爭進一步加劇不同利益集團矛盾需要科學調解的時代。

  (二)后金融危機時代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影響

  (1)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縮減、資產可能出現減值。此次金融危機一方面致使上市公司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出現縮水,另一方面也直接影響到存貨,特別是大宗商品存貨的價值;應收賬款也可能因為債務人財務困境面臨減值計量的問題。

  (2)上市公司資金鏈可能出現斷裂。金融危機之后,全球諸多經濟市場呈現疲軟勢態,商品需求量減少。

  (3)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金融危機導致很多企業倒閉,這就提供了行業重組洗牌的機會。但進行并購重組要涉及很大的金額,上市公司一般通過再融資的方法來解決資金問題。而對在融資工具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并購重組后企業的財務負擔以及經營控制權的讓渡。

  (4)上市公司的銷售費用上升,利潤下降,投資收益銳減。現有市場需求的減弱,使得企業不得不重新考慮開拓新的市場,包括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為此上市公司不得不增加銷售費用,壓縮利潤空間。

  (5)上市公司融資可能出現困難。金融危機對全球金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投資者或股民對證券或投資失去信心,證券市場萎縮。銀行為了減少放貸風險而不愿放貸,使得一些上市公司無法得到貸款,從而使正常融資受阻。

  (6)上市公司可能出現債務危機。金融危機之后,上市公司為了維持原來的營運規模不得不增加負債,而貸款的困難是借款成本進一步增加,一旦某一貸款無法及時歸還,出現債務問題,就可能引發更大的債務危機。

  二、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況

  金融危機爆發之前,該公司是我國塑料包裝膜行業的龍頭老大,擁有BOPP熱收縮系列薄膜、BOPET和CPP等三大核心產品,其中BOPP薄膜的產銷量均居國內首位,公司還是國家煙草總公司指定的規模最大的煙膜定點生產企業,市場占有率高達50%以上,并榮獲全國軟包裝行業評比第一名,其壟斷優勢極為突出。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該公司的經營業績出現了下滑,2009、2010連續兩個年度業績出現虧損。2011年4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鑒于中達股份的財務狀況對該公司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二)基于Zeta模型的總體財務風險分析

  Zeta模型判別式為:Zeta=6.56X1+3。26X2+6.72X3+1.05X4。式中:X1=營運資本/總資產;X2=留存收益/總資產;X3=息稅前利潤/總資產;X4=股東權益/總負債。Zeta模型的判別標準為:Zeta<1.1時,代表很高的財務困境率;1.1<Zeta<2.6時,表明企業財務狀況不明,處于灰色區域;zeta>2.6時,企業處于安全狀態。在對財務風險整體分析后可以看出,該上市公司2006年度處于安全狀態,金融危機發生時財務狀況開始下滑,出現一些財務問題,金融危機后的2009及2010年度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陷入了很嚴重的財務困境。作為行業中龍頭老大的該公司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由于該企業沒有良好的應對此前所發現的財務風險,導致這些問題進一步加劇,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導致財務危機。

  三、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防范

  (一)思想層面上

  應樹立財務風險防范意識。首先,公司管理層在管理決策的各個環節、各個步驟要堅持科學的風險觀,具備認識與控制各種風險的能力;其次,要將風險控制與防范推廣到所有員工的意識中,把樹立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引入到企業各項管理活動中,讓全體員工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高度的危機感和警惕性;最后,要提高公司管理者對財務預警工作的認同程度。

  (二)制度層面上

  應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建立風險控制機制。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是降低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最根本措施,要降低財務風險,必須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標準。建立風險控制機制時,一方面應完善上市公司內部財務風險控制制度,從組織上、經濟上明確劃分其風險責任,按照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明確各級管理者所應承擔的風險責任,賦予管理者相應的風險管理權限,給予風險管理者應得的利益。調動企業管理者及其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其控制企業財務風險的動力,促使進行科學的財務風險管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要規范企業經濟活動會計處理程序,明確財務信息收集、處理、貯存到反饋各環節的工作內容和要求以及會計專業人員的職責,加強會計基礎工作,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客觀,為企業預防財務風險提供保障。

  (三)技術層面上

  利用財務預警系統開展財務風險防范,預警系統靈敏程度越高,就能越早的發現問題,越有效的防范與解決問題,減少財務危機發生的可能性。上市公司應建立一套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完善的預警機制,完善企業內部預警機制不僅使預警工作經常化、持續化,而且保證了預警系統功能的發揮。

  (四)操作層面上

  (1)籌資風險的防范。防范籌資風險的主要措施是優化資本結構,實現融資結構多源化,嚴格控制負債規模。理論上來說,負債比例越大,財務風險越高,許多企業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由于負債比例過高,無力償還到期債務或資不抵債,從而引發財務危機,有的甚至最終走向破產。因此金融危機之后企業更應總結此次金融危機所暴露出來資本結構不合理的現狀,調整自身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評估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財務杠桿系數,考慮控制負債規模,保證資金的利潤率不低于負債的利息率,合理安排長、短期融資項目,減少貨幣變動以后給企業增加的成本。

  (2)投資風險的防范。首先,認真進行投資環境分析,及時捕捉投資機會。認真分析投資環境是做好投資決策的基本前提。進行投資環境研究,可以使投資決策有堅實的基礎,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性;可以使公司及時了解環境的變化,保證投資決策的及時性;可以預計到未來投資環境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提高投資決策的預見性。其次,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建立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序,上市公司應認真進行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以準確地預計收益和風險。同時要對投資項目進行風險分析,避免盲目投資。再次,分散投資風險,優化投資組合結構。上市公司應進行多元化投資,把資金投放于各個不同的項目上,各個項目的投資風險大小不一,這樣一旦風險大的項目投資失敗,所遭受的損失可由獲利的投資項目抵補;一旦風險大的項目投資成功,則可獲得額外的投資收益。分散投資項目的具體方法有地區分散、行業分散以及企業單位的分散。最后,控制投資風險,對于不可分散的投資風險,上市公司必須對其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控制。控制投資風險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咨詢服務,轉嫁風險,接受風險,回避風險,減少風險。本文研究和分析上市企業在后金融危機背景下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并提出了上市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方法,幫助上市企業對潛在的財務風險進行控制。本文不僅研究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由金融危機所引發的財務風險,還將上市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管理貫穿在企業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以期通過合理的措施對財務風險進行長期的防范。

【淺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及其預防論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淺析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論文09-06

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控制分析論文08-28

電視經濟類專題的故事化敘事及其動因分析論文08-05

上市公司財務數據質量探索論文08-28

上市公司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研究論文08-24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的識別論文08-19

美國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的分析經濟論文08-14

上市公司財務控制模式的選擇及問題論文07-21

淺析預防醫學在職業衛生中的應用論文06-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台市| 娄底市| 黔东| 中宁县| 来宾市| 太和县| 车险| 堆龙德庆县| 镇江市| 五家渠市| 铅山县| 阿拉善左旗| 蕉岭县| 溧水县| 河北省| 南城县| 汶川县| 山西省| 兴和县| 叶城县| 阜宁县| 漳浦县| 砚山县| 平罗县| 广灵县| 苗栗市| 化隆| 珲春市| 修武县| 长乐市| 罗山县| 崇义县| 嘉鱼县| 上虞市| 开江县| 济阳县| 交口县| 紫云| 南雄市| 磐安县|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