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語文課堂提問需講藝術論文
我們在觀看一些綜藝節目的時候,常會對某些主持人的一些膚淺提問而啞然。確實,總讓觀眾回答"你的感想"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很難激發起觀眾的激情的。其實,作為一個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我們也常常會在課堂上隨心所欲地提一些使學生無所適從的問題,從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如何提高提問的藝術,應該是每個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所重視的課題。
由于人類的思維或者說求知欲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必須激發學生思考。而什么樣的提問能激發學生思考呢?我們從教學實踐中不難得出結論:一是必須有價值。它應該具有指向明確、綜合性強、思考量大的特點。二是必須適度,理想的提問應該使學生處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我在教《變色龍》這篇小說時,為了使學生深刻理解奧楚蔑洛夫善變的性格,便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一開始,對巡警只稱"葉爾德林",而當巡警說:"曾在將軍家院里看見過這樣一條狗"后,便稱其為"葉爾德林老弟",稱呼的變化與什么有關?這一問題的提出不僅使學生注意課文中的細節描寫,而且能使學生認識到奧楚蔑洛夫善變的性格已到了"無微不至"的程度,從而進一步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時,也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提問的藝術僅體現在問題的價值及適度性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必須"恰當地提問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因此,教師應該研究學生的心理,把握提問的契機,創設提問的情境,選擇提問的角度,不斷變換提問的形式和方法,用提問去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一個教師必須善于揣摩學生的心理,認真研究并把握"學情",適時提出問題,巧妙加以引導,因為提問的"火候"未到,學生難以出現積極反應;錯過了良機,也難以發揮提問的最佳效應。所以教者應該做到"相機誘導"。
還是以《變色龍》為例,教師都清楚作者把諷刺揭露的矛頭直指當時沙俄黑暗反動統治。但怎樣使學生理解這一點呢?孤立的人物分析很難使學生理解這一點,而直接由教師指出又顯得勉強。為此,我在學生討論完人物性格特點后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依次提出:
1、根據我們剛才的分析討論,你認為奧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哪些?(善變)
2、他的主要特點是什么?怎樣表現出來?(變得快--瞬息間對狗的態度變了五次;變得蠢--理由荒唐)
3、他雖然"善變",但由哪一點始終未變?(見風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本性未變)
4、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這位警官既不變又善變的呢?(將軍的權勢)
通過以上步步深入的提問,逐步明白了小說諷刺的鋒芒并不僅僅是指向奧楚蔑洛夫這條"變色龍",而且還直指造成這種社會現象的根源----沙皇反動階級的黑暗統治。這四個問題的提出不僅使學生鞏固了學習的內容,而且使學生積極思考,呈階梯式地理解了小說的主題。
把握提問的契機,還體現在另一方面,即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情"的變化,隨時捕捉提問的機會,因勢利導地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我在教《惠崇<春江晚景>》時,由學生根據課文注釋提出問題:"河豚快要浮上水面,那不成了死魚嗎?"這是我始料不及的,也與課堂教學無多大的關系。但我靈機一動,向全體學生提出了問題:"這是一首題畫詩,它應該緊扣畫面內容,那么,畫面究竟有沒有河豚呢?"一下子如同把鹽花撒進了油鍋,學生也活躍了起來,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后一致認為畫面上沒有也不必要出現河豚,這一句正是蘇軾此首題畫詩的匠心所在----它既拓寬了畫面的意境,也教給了我們欣賞畫面的本領想象。現在想來,我根據學生質疑而提出的問題,既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有序性(避免了在魚的死活問題上的糾纏),也激發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取得了超過預期的教學效果。
同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創造提問的情境,促使學生產生弄清未知事物的欲望,誘發探究性行為。比如《社戲》中"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是漁火","料想"已是肯定,"也許"卻是不肯定的假設。為什么兩個詞要放在一起?作者想表達一種什么意思?《在聲音的世界里》作者認為"莫非,藝術是屬于弱者的、失敗者的?"卻為何又要說"這樣說,藝術又是屬于強者的了。"這種說法又是為什么呢?教材中所有諸如此類的例子都可以為我所用,比如設置矛盾情境,引起學生認識上的論爭,用提問去有效地激發學生潛在的求知欲,深入思考問題,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還有,我們也應善于從教材中看似無疑處設疑,達到啟發學生思考的目的。《社戲》中"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中的"更其"兩字,,稍一疏忽,便會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溜過,因為它既與課后練習無關,也與文章主題聯系不大。但我們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更表示比較,那么這里是與哪段文字比較呢?"這樣一來,學生通過積極的思考,不難領會這兩字的精髓:它與前文去看戲時的一段景物描寫相呼應,真切地表現出小伙伴們激動興奮的心情,并不單單是寫出伙伴們駕船技術的高明。對文章主題有了更深的認識。
還有,我們教師也應注意到,在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角度不同,其效果也往往不一樣。比如在《一面》中,作者對魯迅外貌的描寫十分傳神。"文中描寫魯迅外貌共有幾次?""描寫了什么?"顯然不易激起學生的思維熱情。在實際教學中,我向學生這樣提出問題:"文中幾次描寫魯迅外貌的文字有何不同之處?又有什么共同點?"這一提問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他們通過比較,理解了外貌描寫對表達主題的作用--它使我們領略了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高尚品質。
另外,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也應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時調整發問角度,或化整為零化難為易;或避開"陡坡",迂回前進。比如在《口技》一文教學中,我曾在總結時提出問題:"這篇文章采用什么寫法?"但學生卻面面相覷,顯然被這種問法難住了。我看到這一情況,迅速改變提問角度,依次提出了如下問題:
1、課文哪幾節是寫口技表演內容的?(二至四節)
2、這幾節除寫口技表演內容外,還寫什么?(聽眾的反應)
3、那么,作者以寫什么為主呢?(口技表演內容)寫聽眾的反應又是起什么作用呢?(烘托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藝)
到這時候,再回到原先的問題,學生紛紛搶答道:"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完成了預期的教學任務。
如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及教學目的而采取不同的提問形式和方法,也是值得每一個語文教師注意的。在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我便從要求學生分析課題的短語結構入手,理清文章的基本結構并提出問題:"童年時代的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是怎樣的生活?"希望能引導學生迅速理清作者的基本思路和寫作意圖;在教《楊修之死》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曹操是忌才而殺楊修的話,那么為什么又重用楊修任主簿一職呢?"希望學生能認真探究,而并非一定要得出所謂的正確結論。教《驛路梨花》時,讓學生設想:能否將課文中的兩條線索分成兩個故事來寫?用明暗線將兩個故事揉合在一起寫,對表現主題有什么幫助?希望通過比較,能使學生初步理解文章結構與主題的關系。
一位想取得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語文教師,應該象一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一樣,注意研究提問的藝術,積極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激發他們思維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課堂的每一分鐘里,都充滿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并能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我們也許可以用一個等式為此文作結: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提問藝術=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淺議語文課堂提問需講藝術論文】相關文章:
聲樂藝術的靈魂淺議藝術論文03-01
視唱的技術處理淺議藝術論文11-16
淺議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提問03-26
淺議民族男高音的發展走向藝術論文02-28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方式的經驗分析12-09
有效提問,讓學生體驗語文課堂精彩03-05
書籍設計中圖形語言的作用淺議藝術論文03-02
現代陶瓷藝術的市場和價值的淺議藝術論文03-02
淺議音樂演出市場究竟有多大藝術論文11-1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