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四大經理人”看中國職業經理人的成長與發展
在中國的環境下研究管理問題,不但要找到理論依據,更要找到實證,職業經理人的研究更是如此。
在“人人談職業、人人都是職業經理人”的今天,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給職業經理人一個中國版的解釋,這是跟美國人民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的認識完全不同的,我建議他們研究之、學習之、體會之。
我的中國式解讀是:
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
這個公式是我發明的,因為我也曾經是一名傳說中的職業經理人,現在也請了職業經理人為我工作,對于職業經理人這個概念,我有切身的體會,更有切膚之痛。
第一個詞:職業。
職業經理人,首先是一種職業,這就決定了你必須要用職業化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把這個問題談開去,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你時時要自省、自律,知道你自己的位置,不能無所事事不盡責,更不能越俎代庖太盡量,做該做的事、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做適當的事,做符合公開的游戲規則、不違背潛規則的事,這些都是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所謹守的。
職業二字,還體現在你做事的高效、專業、圓熟。誰都不想請個“二把刀”來給自己當經理吧?那么,你做事就要拿出你的專業的“范兒”來,這種“范兒”,不僅體現在待人處事的大事上,也體現在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字一句、一顰一笑。
別人忙了半天搞不定得一個報告,你三下五除二、立馬完成,語句妥帖、表現完美,這叫職業;在酒桌上不露聲色,談笑間把想說的話說了,想辦的事辦了,捎帶著把老板夸了個半死,這也叫職業。
職業化、職業感強的人,自然是大家都喜歡的人。
第二個詞:經理。
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僅有職業不行,你還是一名經理。
所謂經理,簡單的說,就是經事理人。這就要求,你能把事情處理好,把團隊帶好,管理好,這個要求就比“職業”要高了很多。
我的身邊有很多很職業的朋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在知名的企業工作過,從資歷上說,他們早就是骨灰級的職業經理人了,但在我的眼中,他們還不符合職業經理人的標準。為什么?因為他們充其量只是解決了自身的職業化問題,并沒有解決“經”和“理”的能力問題。
所謂經,中國有個成語叫“經天緯地”,意思是有個哥們兒,可以把天和地都織到一塊兒,用現在的話術,那叫有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沒有這個能力,老板請你來的意義不大,請你來就是想把他力所不能及的事辦好,你只是獨善其身,對于老板來說沒有意義,等于是買了一只孔雀或者一條銀龍(魚)差不多,僅具觀賞價值。
所謂理,就是要處理好人際關系,其中,帶好隊伍是基本條件,處理好橫向關系也非常必要,經營好對上的通道那更是命脈之必須。如果說經事的要求已經很高的話,理人則更在其上。事實證明,無數的職業經理人把事情做了、做好了,但由于不會、不能、不善處理人際關系而不得不敗走麥城,甚至與老板反目、鐺鋃入獄者也不乏其人。
不會經事理人,充其量是個職場人,不能叫職業經理人。
第三個詞:人。
在這里,把一個“人”字拿出來單說,其意義在于,你職業了,也有經理的能力,如果沒有一個好的人品(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叫做RP),那么,可能做得了一時一事,但未必能長久,未必能贏得社會的認可,也不可能成為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有厚度的職業經理人。
從某種程度上,這恰恰是很多企業家選擇職業經理人的最重要的“隱形要素”,你是職業的,我可以把工作交給你;你能夠經事理人,我可以把業務、把團隊交給你;但直到我確信你的人品,讓我有了安全感,我才會真正把權柄交給你。
于是,我們看到無數職場的故事,最后老板把接力棒交給的,往往不是絕頂聰明、最有能力的接班人,為什么,難道老板們都是錯誤的?根據我的經驗,創業的老板們都有著驚人的良好直覺,他們絕大部分沒有錯,歸根結底,在職業、經理、人之間,他們真正托付大業的,首先是自己認為具有最好的人品的人。
在此,我們不妨拿中國當前的“四大經理人”說說事兒。
第一位,聯想的總裁楊元慶先生。
楊先生屬于典型的“聯想家養的樸實孩子”,自碩士畢業加入聯想,從一線做起,扎扎實實,任勞任怨,幾起幾落,與聯想可謂是風雨同舟,這種耐心、胸懷,是一般的職業經理人所不能比的。
然而,在聯想系的所有同層級或接近層級的職業經理人當中,如果單純論經事理人的能力,元慶恐怕不是上佳之選擇,無論從戰略的選擇、還是戰略的具體組織實施,他都還不具備一個戰略家的悟性、視野與能力。
在職業的問題上,我覺得元慶的自省、自律性很好,時刻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應當如何去做、去說、去讓。這也是柳總這樣一個對人的綜合品質要求很高的人,最終愿意把江山托付給他的原因。
第二位,華潤(前)的總經理寧高寧先生。
寧先生屬于“高大全式的中國超人”,由于歷史的原因,下鄉插隊的寧高寧選擇了考大學,又因偶然的機會出國留學、學習商科。回國后進入相對封閉的華潤系工作,一個并購案使他一舉成名,從此之后,逐步顯現出精英、管理的才華,成為華潤最年輕的高層、央企中最年輕的企業領導者。
寧高寧最強大的能力,恰恰就是“經事理人”,能夠把老華潤這一團亂麻理出個頭緒,并且巧妙地運用華潤的對外窗口、國資背景、資金實力,在最好的時機回師內地,采取閃電戰術,收迅速進入、做強了零售、啤酒、地產等幾大產業,在理人方面,華潤自創的6S管理體系,也開創了中國式企業管控實戰技術的新天地。
第三位,微軟(前)的中國區總裁唐駿先生。
唐駿先生,注定屬于“高來高去”的人,是中國職業經理人的老師,他自己也不諱言“希望給中國職業經理人樹立起標桿,推動中國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完善”。
如果僅就職業經理人的職業感而言,唐駿無疑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為了每一位雇主,唐駿都全力以赴。在盛大的關鍵階段,唐駿扮演了陳天橋的謀士與伙伴的角色,幫助盛大完成了很多關鍵的舉措。而加入新華都,則主要是憑借其自身的光環,把這家企業點亮,讓它進入媒體的視野,事實上,很多人都是由唐駿而知道新華都這家企業的。
在經營自己方面,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來說,唐駿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從某種意義上看,更像一個演員,既會做、更會炒,炒作結合,相得益彰,為自己帶來了異常豐厚的回報。
然而,做利益導向、個人價值導向的職業經理人,在某些方面就難免急功近利,學歷事件,說起來算是一件小事;但加盟新華都,作為新華都的總裁,紫金礦業對環境的嚴重污染,難道你也視而不見?
成功可以復制,但決不能復印。復制需要的是一滴滴的汗水與心血,而復印靠的是取巧的機器,復制的畫,總有一天也會成為文物,而復印的畫,用不了一年就會褪色、發白。
第四位,國美(前)的總裁陳曉先生。
陳曉先生,是因為自己的永樂電器被收購而成為了國美的職業經理人。然而,陳曉先生是這四位里最不愿做職業經理人的經理人。
曾經做過老板,曾經親手把永樂做成了香港的上市公司,陳曉先生可能自始至終都沒把自己當成過職業經理人,而只是視為一種過渡,或者說是權宜之計。
黃光裕的鋃鐺入獄,給了陳曉走出職業經理人困局的機會,于是,通過一系列與貝恩資本的聯動運作,陳曉意圖奪取國美的控制權。然而,在這個關頭,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民眾、輿論等一邊倒地開始支持在獄中的黃光裕,雖然他觸犯了法律,但國美這家企業畢竟是中國的企業,中國人肯定不能接受這家企業控制權的旁落。
更深層次的原因,中國人是不愿意看到這樣的畫面的,主人蒙難,管家勾結外人進來,掠奪財物,欺凌家人,把門牌改了自己的姓…這種橋段中國各地方劇種中都有無數。
盡管香港法律的公開、公平,但它也并非真空,仍然是在社會輿論的影響之下,故事的結局以2011年4月11日陳曉的黯然離場而告終。
“國美電器不能成為美國電器”、“做人不能太陳曉,用人不能用陳曉”成為這場戰爭留給大家的名句。
四位職業經理人的故事已經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有人勤懇敬業、有人善于謀略,有人穩健持重、有人才華四射,有人想方設法把“職業經理人”這五個字做得風聲水起,有人卻偏偏對這五個字深惡痛絕,日日想除掉它、給自己正名換位。
無論選擇如何,我想大家都會同意,一個具有職業感、職業素養的,能夠經事理人的、品質純良的職業經理人,是我們所希望的,也是這個商業社會的真正的脊梁。
【從“四大經理人”看中國職業經理人的成長與發展】相關文章:
職業經理人的必備技能05-15
怎樣做好職業經理人08-14
職業經理人培訓內容05-29
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技能05-30
職業經理人的基本素養02-06
職業經理人培訓心得06-19
職業經理人的工作職責04-19
怎樣當好職業經理人10-13
職業經理人的激勵方案12-06